這一天,易南平他們又一次回了縣三中,到教室裡歡聚一堂,開始了估分和填寫誌願。
這個年代,由於時間和錄取效率的關係,高考采取的還是估分製度,就是每一位考生比照著標準答案,自己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先進行一下預估。
然後,根據自己的預估成績,填報自認為合適的院校和專業。
事實證明,這樣的報名方式,有很多的弊端和失誤。
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語文的作文一項,分數就很難估計,不同的閱卷老師,給同一份作文的分數就有很大出入,上下浮動十幾分,太正常了。
高考的時候,一分之差,就會錯失自己理想的院校。
更何況十幾分了。
所以,在這樣的製度下,每個人的報名都很保守,也是常態。
很少有人敢於衝刺名校。
都選擇主動求穩了。
大家的心態都是這樣,易南平反而沒有一點壓力了。
為嘛?
他很自信啊!
這一次考試的分數,易南平心裡非常有底氣,690分的總分數,多了不說,輕輕鬆鬆地乾到600分,他覺得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還是在語文的作文和政治,都估計得非常保守的情況下。
他自己給出的估分。
至於報考的院校,他心裡也早就有譜了。
不是前文提到了嗎?
易南平心裡早已決定,心上人吳莉莉報哪個學校,他肯定也會選擇那裡的。
按照上輩子的選擇,不出意外的話,吳莉莉同學肯定還會選擇本省的綠城大學。
不知道這一次,她會不會變更自己的選擇。
易南平進了學校,第一時間就奔著一班的教室去了。
找到了心上人,一問。
吳莉莉將她的估分說了。
580-590分。
諸位可不要覺得低,這分數在縣三中,其實已經非常很高了。
遠遠超過了往年的天花板。
記得去年的時候,縣三中的第一名,才考了566分,堪堪過了重點線。
連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好一點的專業,都不敢選擇。
吳莉莉說到高考誌願,果然沒有太大變化,她直接說了自己的想法,還是上輩子的母校,綠城大學。
得,易南平也不多做考慮,愛屋及烏,他也直接預定了綠大。
就它了。
隻不過,談到專業的時候,吳莉莉跟上輩子的選擇產生了偏差。
她猶豫著說:“我這個成績,要說起來,在綠大也算是中上等了,真要是能過了590分的話,其實我想報一下綠大的新聞學專業,畢竟,當一名記者是我的理想,我........”
聽了她的話,易南平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