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鹽禍(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587 字 4個月前

先說鹽,明朝的鹽業管理和其它政策如出一轍,兩個字,死板。一看就是抄作業抄來的,而且還不是借鑒,是完全的抄襲。再加上製定者幼稚的想而然之,不光沒有錦上添花,反倒成了累贅。

在明初,鹽的管理部門是戶部的十三個清吏司,基本繼承了元代的辦法,將煮鹽的百姓編為灶籍。隻有上交夠了官府規定的數量,才能獲得相應的糧食和錢。

灶戶等同於奴隸,既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選擇權力,世世代代和牲口一樣。這麼做隻有一個好處,便於管理,同時也說明管理者既笨又懶。

在鹽引法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後,邊關糧草告急,於是又臨時打補丁弄出個開中法。這玩意還是抄的,來自於宋朝的折中法。

和一切拍腦門想出來的辦法一樣,開中法在短時間內解決了邊關運輸問題,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其副作用也逐漸展露了出來,那就是養出來一批貪婪的官商。

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本,幾乎壟斷了各地的食鹽銷售渠道,通過層層提價和摻假等方式從中牟取暴利。

再用這些利潤向其它行業滲透,什麼賺錢乾什麼,不求天長日久,隻求曾經擁有,神擋殺神佛擋弑佛,進入哪一行就攪亂哪一行。

前幾年被打掉的晉商集團和甬商集團,以及部分朝廷官員勳貴就是其中之一。而更多的這類商人、官員集團,仍舊在利用鹽業大賺黑心錢,向下無休止的剝削灶戶,向上欺瞞朝廷偷逃稅款,無惡不作。

更奇葩的是洪武年間製定的開中法,是按照當時人口計算的鹽引發放數量,近二百年過去了,鹽引數量居然一點沒變,還是按照洪武年間人口數量為基礎。

人口增長了那麼多,鹽引一點沒變化,可沒有一個地方缺鹽,食鹽價格也不曾大幅增高。難道是大明百姓都提前進入少鹽少油的健康生活了嗎?又或者是有不通過官府管控的食鹽大量進入了市場?

答案顯然是後者,按照戶部的記錄,從萬曆元年到景陽十年,大明的食鹽產量都在4.8億斤左右,多的時候也超不過5億斤,少的時候不低於4.6億斤。

那萬曆年間有多少人口呢,這個數字全大明就沒一個人知道,包括皇帝。明朝空有一種叫黃冊的戶籍製度,卻很少被認真執行過,大多數時間隻依照祖訓辦理,包括稅收,恨不得一二百年也不變動。

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做過一次人口普查,登記在冊的人口數量大約在6000多萬,再加上600多萬軍籍,人口總數應該在7000萬出點頭。

按照規定,登記人口戶籍的黃冊應該十年一更新,但從此以後沒有任何一位皇帝認真執行過,即便更新了黃冊也全是糊弄,數據沒譜兒到離譜兒。

為啥這麼說呢,很簡單,把萬曆朝的黃冊拿出來和洪武年十四年的黃冊對比就會發現,很多府縣的人口數量愣是絲毫未改變,且人名都是一樣的。

如果這些黃冊可信,那就說明很多地方二百多年了不光人口沒變化,且大部分人的壽命都長達二百多歲,整村整縣的全是活王八。

為什麼明朝皇帝都不遵守祖訓,沒按照十年一次做普查人口呢?答案很簡單,從頭就沒把根兒種正。朱元璋普查人口,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征稅,不算清楚人頭,沒法確定稅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