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又說錯了,朕麵對的可不是一眾宵小。表麵上看家破人亡的是無良奸商和為富不仁之輩,實則不乏朝中重臣,而且你們肯定認識。
他們自打朕提出《賑災新法》那刻起就相互勾連操控糧價,時刻關注各地災情,多次上疏要朕啟動新法,就是想發國難財,順便給朕一個教訓。
真正的囤積大戶雖然損失慘重卻不至於家破人亡,甚至不敢說參與了此事,打掉了牙齒和著血也要吞進肚子裡去。否則一旦公諸於世,接下來的就不僅僅是錢財損失了,而是朕的屠刀!
麵對如此的國之棟梁,你們說朕還能講道德禮法嗎?如果能,那災民們會年年挨餓,江山亦不久遠。想對付他們,用仁愛高尚等於軟弱可欺,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可奏效。
書中的明君聖主僅僅存在於故事中,皇帝生來也不是放在佛龕裡供著的。所謂代天牧民,讓百姓吃飽飯才是老天爺最基本的要求。為了做到這一點,朕哪怕身敗名裂也不能退縮,大臣有大臣的操守,皇帝也有皇帝的職責。
做為臣子,你們的工作是幫助皇帝完成老天爺交代的工作,不是時時刻刻監督朕是否違背了做聖人的標準。聖人既不能讓大地風調雨順,也不能讓田畝多打幾鬥糧食,更不能讓幾省災民吃飽肚子。
回去好好想想朕的話,若是覺得有道理,以後做事的時候就該反省是否順從了天意,完成了本職工作。若是覺得沒道理,那不如及早辭官回家。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要非鬨到最後想走也走不成。
另外朕還想托伱倆把這些話原封不動的帶給楊漣、顧大章,讓他們仔細看看東林黨人在這次糧荒來臨時都做了什麼,是否也參與了囤積居奇。隻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用朕多講也該知道今後何去何從。
哦對,還忘了說一件事,朕確實從內帑掏了300萬兩用於購買糧食,不過不是從南洋諸國,而是在糧價低於五錢時從各地糧商手中收購。
其中一半用於賑濟災民,另一半打算用於興修水利。旱情和水災並不是完全無法抵禦,疏通河道、留出足夠的泄洪區、多建水庫。豐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輔以溝渠,即便不能完全免除災害也能保住一些收成。
大修水利這件事朕還沒想好該由誰去做,你們若是有心多為百姓做些實事,就不要整日蹲在朝堂中耳濡目染各種齷齪。時日久了,出汙泥而不染者鳳毛麟角!”
但皇帝好像說上癮了,越說越露骨,把帳底子全抖落了出來,帶著一臉不屑的奸笑,隔空把一眾朝臣批得體無完膚。然後話鋒一轉又道出了今後的打算,向兩位年輕官員伸出了橄欖枝。
“事後諸葛亮不如防患於未然,陛下高瞻遠矚,微臣願效犬馬之勞!”
左光鬥是越聽越激動,到底天子該不該和大臣們耍心眼互相挖坑,現在真不好界定對錯,但興修水利必須是亙古不變的大好事。如果皇帝真願意掏內帑用於水利建設,昏也昏不到哪兒去,值得搏一把。
“……微臣義不容辭!”如果說左光鬥是躍躍欲試,那金世俊就是迫不得已。
好端端的中書舍人不做,非要跑去地方上修堤築壩。官場的遊戲不是這麼玩的,實事乾的越多錯誤越多,把柄也越多,非常影響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