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囂是個隻在乎結果,不介意過程的人。
這趟西行之路,原本的打算就是快速在沿途城市或重要區域定下錨點,可走著走著,他的速度反而越來越慢,停下來,與陌生人閒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漸漸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史隆中千的了解還是過於淺薄了,這裡不僅有不同扇區不同種族,同一種族內的每個城市甚至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這不是如地球一般全球化的融合體,更像是大航海時代開始前的地球。
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並不是生存的主題。
人與自然、人與獸、自然本身的鬥爭與共存才是。
同時,劉囂也開始思考一些問題。
什麼是強者?
可以籠統地認為是在某個領域擁有過人能力的人,而在史隆,則是擁有強大戰力可以在某個層階之內不懼危險的生靈,自己必然已經屬於這一行列了。
那麼,強者們都會做些什麼?
一般人總是覺得,這些所謂的強大生靈,要麼是在走向巔峰的道路上孜孜不倦,要麼在某個深山老林秘境遺跡中參悟無上密法,或者在殺戮中鍛煉心性,亦或是在權利的鬥爭中運籌帷幄。
說實話,能有這些想法的,要麼就是電影看多了,要麼就是自己腦補意淫出來的。
在廢土的地球,但凡你能和一位頂峰上位者深入交流,就會發現他們已經不會在賺錢或者項目上投入多少精力,而是不斷擴張各個領域的人脈資源,為的是什麼?是彌補自己在認知上的差距,越是上位者,對知識的渴望就越發赤誠。
史隆中千,與地球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存環境和階層標準,但隻要形成社會體係,就會有共通點。
強者們的最終目標逃不開恒強於世沒錯,卻不會漫無目的地深陷其中,對於一個充滿無限未知的世界來說,他們寧願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這個世界,也好過因為盲目而激進,因激進而前功儘棄。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身體力行,在實踐中得到感悟,終究是比書本上的文字要來的鮮活也真實的多。
為什麼很多強者總喜歡擊敗敵人後,無比認真的說上一句,“君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啥意思?
一方麵,自我陶醉一下,讓對方知道自己就是你之外的那個人。
還有另外一重含義,就是老子見識過的世麵比你大多了,老子都不敢造次,你小子囂張個der啊,通俗點說,“你個沒文化的土錘。”
這句話之狠毒,相當於殺人誅心,你打架乾不過我,文化層次還沒我高,我呸!
而且,強者自強之路,本身也伴隨著對傳統的顛覆和自我意識的不斷茁壯,說白了,同一件事,強者會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聽信他人的評價。
曆練的意義,不在於找架打,也不在於尋獲奇遇或寶藏,隻是為了豐滿自己除了戰鬥維度之外的強大。
哪有那麼多刀下留人的恰逢其會,哪有那麼多偶遇的機緣,發生這種事件的幾率,遠遠不如劉囂坐在家裡發呆來得高,因為這需要極其龐大的信息來源。
另外,成為強者之後,精神上有什麼值得愉悅的嗎?
除了可以不受約束,為所欲為,劉囂更能真切感受到的,是來自陌生人的尊敬和友好。
他敢確定,如果自己不是以強者之姿出現,那些沿途遇見的昆侖人,世家子弟,門派勢力,絕對不會對自己友善恭謹甚至推心置腹,他也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易的從對方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而劉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都說強者對弱者的憐憫和同情都源於自戀,自戀本身,就是一種內在的滿足感。
所以彆覺得有什麼高尚的,人際社會的真實就是自我滿足。
這就和傳奇裡扛著一把屠龍刀站在新手村,開著一輛法拉利去大學門口是一樣的。
高人一等的快樂,不一定是以勢壓人,靠拳頭講理,而是無時無刻都能享受到其中的樂趣,隻是看個人的品行和癖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