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頁頁承載著獨一無二的章節與文字,生命中的每一刻,無論是歡笑或淚水,都是書中精彩的一段敘述。
所感所見所聞,如河流般交錯縱橫,織就了複雜而豐富的人生譜圖,每一次轉折和每一個故事,都是對這世界獨有的詮釋。
就如夜晚高樓中那一扇扇亮著的燈火,家家戶戶,都有不為人知又真實存在的故事。
看著一張張揚起嘴角的笑顏,劉囂知道,他們的生活一定也很精彩,有笑有淚,有苦有甜,隻不過展現給自己的,是簡短和濃縮的歸納而已。
在每個人自己的書中,誰又不是誰的主角呢。
從始至終,劉囂都沒有想去了解這些朋友現在的實力,正如千城決中,幾乎場場都是以一敵五一樣,不是他看不起身後的四名隊友,而是不需要,也不希望她們麵臨危險。
這當然和他個人的性格有關,也因為原點試煉開始之後,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走到了現在。
感情是寶貴的,很多特定的經曆無法重複,流逝的時間不能倒轉,與其幻想和朋友並肩作戰,不如好好守護他們,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
正是這個原因,對於史隆已經開始走向寂滅的消息,劉囂隻字未提,因為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
第三階段結束了,聚會還遠沒有到完結的時候。
歡快的氣氛中,大家享用了一頓烤領主大餐,同時,也開始就一些所有人都關心的話題展開議論。
首先,自然是劉囂所擁有的血災和屍禍,兩種極致邪惡的天賦,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而且劉囂從始至終都沒有展現出災禍該有的反派氣質,說實話,大家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根本無法置信,一直覺得守備軍團或者人族秩序在說謊,或者搞錯了。
對於這個話題,劉囂早有準備,鑒於整個人族,甚至絕大多數生靈都對災禍禁忌知之甚少,他隻需要講述了一個死靈種的事實,並且略作誇大,那就是,災禍是不滅的,宿主死後會轉移到下一個適合的生靈中,自己隻不過恰逢其會,得到了兩種災禍的賞識而已。
用真實去解釋謊言,向來是劉囂習慣性表達的一種方式,隻要目的不是惡意的,對他來說毫無負擔。
血災需要吸食生靈的鮮血,屍禍則需要吸納死靈的氣息,災禍的成長方式確實有夠變態的,至於自己在沐夜時完全沒有進行過類似的嘗試,很簡單,劉囂還是實話實說,因為根本沒打算兩種災禍有所成長。
確實,反正在含珠靈體之內,一切珠子都隻能維持原樣而已,成長個屁。
如果真能不斷進化變強,以劉囂犯下的殺孽來計算的話,至少死靈種早該連升三級了,也不至於還在其他珠子麵前唯唯諾諾。
因為劉囂的關係,讓大家對災禍禁忌都進行了一番了解,但限於關於這兩種異類的書籍特彆少,偶得幾冊,也是以事跡記載為主,能說出禁忌的名稱和曾經造成的影響,卻不知道實際情況。
災禍且不用說了,目前已知的也就是血災和屍禍,禁忌呢,劉囂親眼見過或者聽過的,無非是虛,怵,絕三種,而且他自己本身就有,所以能夠描述得比較詳細,至於大家提到的?,噬,賒,縛,呪和衰,劉囂沒見過,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倒是嬋媛知道的更多一些,把剩下的五種禁忌大致做了一番介紹,?和虛類似,所有神祇信仰對其無效,噬分為兩種,肉噬和靈噬,肉噬可以通過吞食生靈體魄提升體魄強度,靈噬則是吞噬他人的靈體,強大的噬還有不少稀奇古怪的能力,比如肉噬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體魄成為曾經被他吞食的生靈,並且擁有起原有的戰鬥技巧和體技,而靈噬雖然無法得到元素或信仰天賦,但可以獲取生靈的部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