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教會分為三派。
世俗教會、騎士團、審判庭。
前者職能最多,因而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職責,發揮著包括‘居委會’‘街道辦’‘宣傳部’之類的作用。
羅馬神聖教會的信徒數量眾多,可以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其道德標準是靠著宗教信仰來維持的。
雖然宗教一定程度的壓低了生產力和阻擋了社會進步、階級改革,但如果用得好,它也能維係社會穩定。
如果沒有教會這根深入社會各個層級的觸須,羅馬皇室的影響力就無法深入社會的最底層。
羅馬人自己並不覺得教會管得多是一件壞事,恰恰相反,他們相當追捧教會。
甚至,還發展出了名為應援團的體製,多了一大群的單推人。
早在幾百年前,教會就發現了‘愛抖露’的力量。
雖然主可以凝聚所有人的信仰,但一神教存在一個弊端……或者說是天然的缺點。
因為人類不是常情的生物,哪怕嘴上念叨著主至高無上,內心卻還是認為自己距離主的距離太遙遠。
他們會逐漸移情彆,教會根本無法阻止人們各自定製偶像的念頭,於是崇拜曆史名人和活著的名流也成了一種社會潮流。
這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群體,彼此之間免不了互相撕逼。
後來神聖教會的某一位紅衣大主教一拍腦袋,既然這群人這麼喜歡搞流行和個人崇拜,那乾脆我們教會自己推出企劃案,整一個官方製定的偶像得了。
於是,為了平息信徒之間的紛爭,幾位少女毅然挺身而出,選擇成為偶像。
這便是近現代化後有關於聖女這一職位的大規模調整。
不同的聖女能夠承擔各自轄區的宣傳職責,同時吸納信徒的注意,在全國範圍內輻射出影響力,支持者們自發形成應援團,開始發展出了‘我推的聖女’這一亞文化,而它的繁榮速度很快就達到了出圈級彆。
每一位聖女從見習到正式上任,這都是需要經曆一係列的內部選拔,雖然不是商業運作,但底層邏輯是一致的。
聖女無一例外性格突出,人美聲甜,符合大眾審美,往往比迪妮妮公主還要有特色。
聖女們,既是教會的招牌,又是教會的搖錢樹。
很難想象神聖教會居然會把唱詩班派出去給聖女搞個人演唱會。
事實上不僅有個人演唱會,也有各種周邊,包括手辦、唱片、簽名本、傳記、代言等等一係列的商業運作。
何止是賺麻了,簡直是賺麻了。
當然,聖女的商業運作模式也根據自己的方針來調整,並不會一致,偶像這東西若是太過於同質化反而會造成泛濫。
喜歡唱歌的就去搞演唱會;走明星路線的就去拍電影……還有天生神秘加持的,譬如柯蒂莉亞這種,隨便散散步都能找到失蹤文物的,基本上常年霸榜新聞熱搜。
毋庸置疑,聖女就是羅馬的流量密碼和頂流明星。
她們之間也存在競爭關係。
而當同一個轄區裡同時出現兩位聖女,通常來說,誰人氣低誰尷尬。
花都聖路易斯大教堂,一間頂層的私室內,花朵裝飾點綴著房間,從窗口能俯瞰大半的城區。
鋪著柔軟墊子的座椅上,一名有著湛藍長發的年輕女子歎息:“羅婕麽麽,你能不能不要再晃來晃去了,我看的都頭暈了。”
一名明顯年紀更大一些的修女回過頭看了眼說話的女子:“你怎麼這麼懶散,能不能稍微緊張一些,端莊一些?”
“我為什麼要緊張?”藍頭發的女子靠在椅背上,拿起一顆葡萄塞進嘴裡:“今天的預約不是都已經結束了麼?”
“明天,明天就要在聖母大教堂舉辦歸還儀式了!”羅婕修女長一臉壓抑:“她馬上就要加封為榮譽聖徒了。”
“是啊,我看過新聞了。”
“你就沒什麼想法嗎?”
“我們都是主的孩子,對於聖物能回到教會內,我深感喜悅。”
“我問的不是這個!”羅婕修女長認真道:“我是在問你還撐得住當下的壓力麼?蒂亞。”
一頭藍發,有著‘療愈聖泉’之稱的蒂亞·路易斯,她成為聖女至今還不到一年時間,資曆尚淺。
原本她隻是見習聖女的一員,是在經過一年的審查後,緊急被提拔上來的替補選手。
隨著柯蒂莉亞的高調回歸,她這位替補的位置頓時就顯得尷尬甚至岌岌可危起來。
作為一手提拔和培育了蒂亞的修道院長,羅婕修女自然會感到緊張。
一個花都轄區一位聖女就足夠了……事實上這半年來,蒂亞相較於其他幾位聖女,始終處於下風。
一旦蒂亞承受不住壓力,就會被排擠到邊緣,她若是失去聖女的地位,也隻能返回修道院,這意味著失去目前的生活、地位。
而聖女的位置一旦坐上來,誰又情願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