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來了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300萬日元,那是東京圈,其他地方可沒這麼牛。
特彆是最近幾年。
亞洲金融危機,這可不是開玩笑,直接表現的就是RB的人均收入肉眼可見的下降。
比隔壁的韓國強一些,那邊是全民典當家產的地步了。
現在是2000年,不久前,美國科技股原地爆炸。
科技股跟RB關係非常緊密。
不用講了,今年還得跌。
衝繩縣是全RB最窮的縣。
人均收入200萬日元左右,而今年估算,大概也就180萬日元,這絕對是高估。
可支配收入頂天在100萬。
大裡村呢?
不好意思提。
東野家,往年靠著雜貨鋪,能有250萬左右,今年的生意就很差,估計能超過200萬就算祖墳冒青煙了。
窮。
低保線水平,但東野鋼絕不會去申請低保。
我們東野家是中國人。
想脫貧,怎麼辦?
先要麵對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
固化。
RB是一個已經固化了的社會,而這個固化正是從教育開始的。
以東野強為例,他若選擇私立高中,會如何?
首先,私立高中一般情況,一年最少需要60萬日元。
當然,其中有許多細項,但最低是這個數目。
60萬日元,以東野家的經濟情況,大家勒緊肚皮,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第一年不是60萬。
全RB都是這樣的,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的。
第一年的學費是雙倍,也就是說,最少120萬日元。
有的貴族學校是300萬日元起步,還好,不考慮這種。
但,還不止120萬。
還得考試。
私立高中跟公立高中不同,考試不以縣統考為準,而是‘業者測試’。
業者測試是由考試公司出題的。
不是一張卷子,還得去私立學校考。
怎麼辦?
私立中學好一些,但公立的隻能去讀私塾。
一年至少20萬日元。
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學三年級開學的時候,東野強要做這個決定。
這已經是最後的期限,再晚一些入私塾毫無意義。
要知道,這還沒有包括其他的費用。
東野強選擇私立高中這是上學?
這是要東野家全家的命!
反過來,東野強進入了普通公立高中,就一點機會都沒有嗎?
就真的不可能考入大學嗎?
答案就是,一點都沒有。
RB是九年製義務教育,同時還推行了一個特彆的東西。
快樂教育。
事實上,正確的說法叫做寬鬆教育。
從1987年以後出生的,現在都被稱為寬鬆一代。
這個教育改革,從1981年開始,特彆是89年,94年,幾度重大的改革之後。
現在。
何止高中,公立的中學就講的明明白白。
不以升學為目標。
東野強一開始都不相信還有這樣的學校。
後來他就明白了。
不升學,就會快樂嘛。
減負,放羊,下午兩點半就放學了。
學校跟老師,不會給學生任何壓力。
大家天天來上學,真的很快樂。
但,快樂之後的人生呢?
其實,RB人一點都不傻。
私立學校目標就是要考大學。
1992年的時候,全RB進入私立高中的隻有3%。
但現在,全RB4300多所高中,私立已經是大多數。
公立高中自然也有好的,但非常少,而且都集中在大城市,特彆是東京的幾所國立高中。
要明白,公立高中是有區域劃分的,東野強隻能進入大裡高中。
大裡村是全RB最窮的地方,大裡高中絕對是垃圾中的戰鬥機。
而且,RB的高考與我們中國的完全不同。
分兩次考試,第二次那個才是真正的關鍵,那是學校自己出題的。
中考就已經是需要上私塾才有機會考私立了,高考就更是如此。
東野強,無論再怎麼努力,他隻要升入大裡高中。
那麼,就完全的跟大學絕緣。
不要說什麼RB知名的七大舊帝,什麼東大,京都……就算是普通大學都沒有任何的機會。
沒有錢,就沒有好的教育資源,沒有好的教育資源,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錢……如此循環往複。
而在RB又很少有其他的上升通道。
這就是固化的真相。
東野強很早就看懂這些,特彆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
他實在沒辦法如此的自私,選擇私立高中。
這放棄的不是一個高中的機會,更不隻是大學的機會,這放棄的很可能是人生。
那句‘我沒有夢想’,並非誇張。
所以,他才給自己提前打造了一個保護殼。
佛係。
現在,因為圭吾先生的出現。
機會來了!
是條賺錢的路子。
想著,練著,突然一個聲音從後麵喊了過來。
“歐尼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