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夫人看著親自熬藥喂藥的安和公主,絲毫不服輸地喝乾藥碗,依舊堅持每日一遊榮華院,就著禮單和公主兒媳的假笑好送藥。
哪天賀禮消停了,哪天於老夫人也該成黃連味兒的了。
全程圍觀婆媳倆刀劍無形的念淺安:安和公主和於老夫人,才是真虐戀情深吧?
而她的外祖劉家,便宜舅母方氏隻派管事送上賀禮,並未親自登門道喜。
說是家裡忙亂,先是因劉乾入閣忙著接人待物,後是因秋闈忙著打點劉青卓開考,這會兒劉青卓已經考完出了貢院,回家倒頭就睡,方氏越發無法放心出門。
這話倒也不假,念夏章考完回家也睡成死豬,周氏同樣寸步不離地守著。
隻是比起徐氏這個外人,方氏這個舅母的做法和說法,就值得嘲了。
恐怕是惦記著兒子的前程和親事,仍忌恨安和公主扣著信物不還的茬兒吧?
安和公主勾唇嗤笑,轉頭打發女兒,“還留著做什麼?回你院裡待著去,少在這兒一臉財迷樣兒叫人笑話。”
念淺安乾笑著飄出榮華院,徐氏歡喜地飄進榮華院,放下賀禮又笑又歎,“果真是姻緣天定!如今再回想春宴,真是恍若隔世。沒想到六姑娘和六皇子竟早有緣份。我那庶女沒福氣,不配和六姑娘比。六姑娘這樣兒的,才是真正有福氣的。”
她不提自己當初嫌棄“柳樹恩”破相寒微,隻提小李氏千算萬算錯過了“救命恩人”,語氣賊舒心。
安和公主看了徐氏一眼,“倒是委屈大李氏了。”
“不委屈。”徐氏下意識接道,隨即一愣,半晌才反應過來,忙正色道:“公主這話可折煞我了。四丫頭遭人暗算,委屈的是六皇子。現在四丫頭好好兒的,李家也好好兒的,我隻有感激慶幸的份兒。何況六姑娘對四丫頭即有恩又有情。”
她提起知木知土,“兩個大丫鬟的名兒,是四丫頭照著遠山姑娘、近水姑娘的名字改的。小姑娘家的花樣微不足道,但四丫頭不敢忘六姑娘對她的幫襯和照顧。我事後才知道,四丫頭竟偏了六姑娘的掌櫃、賬房帶擎自己的鋪子田莊。
我不讚同,四丫頭卻說這是六姑娘不和她見外,我這樣事後插手反悔,才真叫不知好歹。我們母女倆,沒有不歡喜六姑娘為人處事的好兒的!說句獻醜的話,家裡姨娘庶出多,四丫頭從小耳濡目染,現在自己做了妾,萬不會壞了心思給六姑娘添堵。”
再得寵也是妾,李菲雪該做的除了謹守本分,還是謹守本分。
中秋宮宴那天,母女倆團聚私聊時,徐氏翻來覆去隻念叨這一條。
“四丫頭絕無委屈。我們娘兒倆沒少吃姨娘庶出的癟,她明白我,我也了解她。”徐氏說著說著擼起袖子,“公主放心,四丫頭要是膽敢歪了心思,不用勞動六姑娘這個正妃,我第一個收了她的小命!免得她給我給李家丟臉!”
動作語氣都很凶,將門虎女的耿正潑辣展露無遺。
安和公主靜靜看著徐氏,慢慢笑出了聲。
女兒確實有福氣,她的運氣也不差。
徐氏,真是難得一副透亮正直的心腸。
徐氏值得她深交,李菲雪又和女兒交心,她能算計一句準話一個條件,卻不能算計所有人心。
也罷,該女兒自己麵對的人和事,她管得著一時管不了一世。
安和公主鬆散靠向椅背,笑嗬嗬地霸氣一揮手,命劉嬤嬤回了徐氏三倍的禮。
徐氏大包小包的來,大車小車的回去,表情很懵:到底是誰給誰道喜?公主送她一堆買不著的宮中貢品、內造物件也就罷了,為什麼對她笑得那麼開心?她替女兒背書的話很正經啊,到底哪裡好笑?
耿直徐氏想了半天沒想明白,隻得丟開手給邊關娘家去信,請娘家幫忙搜羅好的藥材和皮料,誓要給念淺安攢一份厚厚的添妝。
這邊劉嬤嬤送走徐氏後回轉,聽安和公主問,“駙馬呢?”
“舅夫人送來的賀禮裡,有不少劉大家親自選的字畫、古籍,點明是給六姑娘將來做嫁妝的。”劉嬤嬤拍拍額頭,一邊命人將念駙馬的鋪蓋拾掇回榮華院,一邊接著答道:“駙馬爺瞧過一眼,直歎太過貴重。劉大家一片慈愛,東西是不好退的。今兒貢院封卷審閱事畢,駙馬爺聽說劉大家忙完了,就親自上門道謝去了。”
“這翁婿倆湊到一塊兒,背地裡不定又弄什麼鬼呢?”安和公主晾了念駙馬好幾天,心裡其實念得緊,少不得酸了一句,酸完沒精打采地努了努嘴,“嬤嬤將劉家那塊玉佩找出來,給堂嫂送去吧。你親自將信物還給堂嫂。安安的親事都定下了,她還當哪個耐煩和她計較?”
方氏一心隻有兒子,行事上確實失於大氣。
劉嬤嬤搖頭笑了笑,拿匣子裝著信物,正準備領命出府,又被安和公主叫住,“你把克現的草貼找出來再走。”
劉嬤嬤忙又奉上一方匣子,探問道:“您這是準備退回去,還是給郡公另定親事?”
安和公主不答,隻沉吟道:“你出府時順道請那位官媒來一趟,我自有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