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柳禾風搖頭,周夫子並不覺得意外,畢竟桃花鎮隻是揚州城下的一個小鎮子,且文風並不昌盛,便是不知也是正常。
周夫子便向柳禾風解釋道:“雲山書院和清河書院皆是我們江南乃至整個大周都聲名在外的書院,便是今年兩榜進士有六位都是出自這兩個書院。”
雲山書院乃是前朝大儒所辦,曆史悠久,底蘊深厚;而清河書院則是當世一位致仕官員所辦,這個官員官至首輔,卻急流勇退回到江南老家興辦書院。
而且這兩個書院不同於國子監的推薦入學,想進入這兩個書院都需要實打實的考試進入,如此不少紈絝子弟便已經直接被攔在了門外。
由於是揚名整個江南乃至大周的書院,其中的師資力量自然也是不容小覷的,若是致力於科舉之路的學子,隻要進入便可在其中尋到專研時文策論的老師。
而周夫子的意思便是讓柳禾風去考這兩個書院,隻要進入尋找製藝的業師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若是考進書院,尋一位名師也是輕而易舉”,周夫子道:“如此你的學問必然也會大有長進,書院有春秋兩季考試,中秋之後你便用心準備吧。”
“弟子知曉。”
此外,周夫子還給柳禾風出了學堂的考評,如此更是增加了柳禾風的考中幾率。
柳禾風哪還不明白夫子的良苦用心呢,當下便是跪拜了周夫子,磕了頭之後開口道:“弟子定然不負夫子期待。”
拜彆周夫子,柳禾風回到家中後,便將這件事告知了楊荷花。
聽到說今年兩榜進士有六位出自這兩個書院,楊荷花麵上也是難得露出驚異的表情,如此哪還有攔著的道理。
她隻盯著柳禾風道:“風哥兒,娘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娘也沒什麼見識,你若是都想走什麼路,隻管自己去走。”
有了楊荷花這話,柳禾風便再無牽掛,隻全身投入到書院招考的備考當中。
她不知道的是,在聽到她說要去揚州城參加書院考試,甚至以後要去書院讀書之後,楊荷花便也打聽起來了書院的事情。
當得知這兩個書院雖然名師雲集,底蘊深厚,但是卻有一個現實的難題擺在眼前,那就是這兩個書院都是沒有宿舍的,也算是變相篩選掉了家境極其貧寒的人。
楊荷花卻不願意柳禾風因為這樣的事情而錯失機會,於是她便喊來了柳荷玉和柳荷翡與她們商討搬去揚州城的事。
兩姐妹起初都是畏懼的,畢竟從小到大她們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桃花鎮,突然說起要去揚州城,兩人竟然都是抗拒。
隻是楊荷花勸說再三,加之柳荷香聽說柳禾風要考書院之後,便也私下拉著兩個妹妹長談,才算是說服。
就這樣,搬去揚州城的事情在柳禾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便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