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我事業有成,你後悔離婚了?》全本免費閱讀
考慮到去夾林路途較遠,所以會議僅開了不到一個小時。
潘寶山的語速放得比較快,因為要講的東西太多,從背景到前景,從過去到現在,方方麵麵都講了,乍一聽沒有重點,但仔細一琢磨又都是重點。潘寶山知道講得全麵並不見得好,但沒辦法,因為他想理清一個思路,也顧不了許多。
才九點半多一點,主場會議結束,原本定下到離富祥縣城最近的一個鎮去觀摩現代農業的議程取消,直接奔向了夾林。
縣城通往夾林的路已曆經兩次大修,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跟以前塵土飛揚、上顛下陷的路況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大大縮短了行程時間。
十一點左右,幾輛中巴車就到達夾林。
在迎接的隊伍當中,潘寶山見到了兩個熟人,吳強和薑玲,不過因為現場人多,而且觀摩任務不輕,所以也沒跟他們多招呼,就一一握了個手,算是特殊待遇。
觀摩先從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開始。這是潘寶山一手打造出來的,近十年過去了,如今還依舊煥發著生機,當初蔬菜種植區的塑料大棚,已經被智能化玻璃溫室取代。在其帶動下,園外的萬畝蔬菜基地種植也是紅火紅火。
進入智能溫室,潘寶山望著蔥鬱的各色蔬菜,欣慰地問陪在一旁的高厚鬆,“高**,夾林的蔬菜種植已經上了規模,產量都怎麼樣,在銷路上有沒有問題?”
“產量是很好的,銷路總體上也還可以,一般都能出手。”高厚鬆邊說邊點頭,猶豫了下說道:“不過據種植戶反映,在收益上遠達不到預期。”
“哦,怎麼也豐產不豐收?”潘寶山道,“不是有農業合作社嘛,沒發揮出作用來?”
“合作社還都發揮著作用呢,但現在市場情況有點變化。”高厚鬆道,“主要是運輸成本增加,逢到豐收時節,我們縣裡也很重視,組織各個鄉鎮搞合作社化銷售,以提高市場適應能力,但是周邊沒有個像樣的集疏市場,一般要走遠趟,那麼一來,運費、損耗就大了,最後滿地的菜是都賣了出去,但利潤並不高。”
“嗯,像蔬菜這種保鮮性強的商品,一般就近銷售好。”潘寶山若有所思地點頭道,“咱們鬆陽市是個農業大市,農產品富足,從配套上說應該有個綜合性農產品大市場,那對地方的發展很有好處。”
說著,潘寶山回身出了溫室大棚,徑直來到不遠處的萬畝蔬菜基地田頭。
陽光很強烈,一塊巨大的棗紅色大理石牌豎在路邊,上麵寫著“夾林鄉萬畝蔬菜基地”的字樣。
潘寶山站在石牌前,背著手抬眼望向一碧萬頃的菜地,感慨地說道:“新型農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典型的帶動作用,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的智能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帶動了萬畝蔬菜基地,走上高程度的設施化種植,這很好,要進一步擴大效應,進而帶動大範疇的農業也走上設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