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山和劉海燕談話說,劉江燕一直聽著,這些事她從不插嘴,一方麵劉海燕不讓她多探聽,另一方麵她也不感興趣。這倒也讓潘寶山省心,要不有個嘰嘰喳喳的“軍師”跟在後頭,時間長了可能會有些煩人。
“江燕就是這點好。”這方麵,劉海燕對劉江燕也很滿意,從不吝嗇要表揚一番。
“好什麼好,你們就說我有點傻好了。”劉江燕賣乖地說,“有時真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一個數是多少,一千還是一萬?”
“給省級媒體的,一千是拿不出手的。”潘寶山笑道,“關鍵是人家幫了大忙。”
“什麼忙?”劉江燕真是不懂。
“剛才大姐不是說了嘛,要搞個媒體采訪團,有些事情需要瑞東晚報的那個記者聯絡。”潘寶山道,“所以要特殊表示一下。”
“哦,我說呢。”劉江燕認真地點了點頭。
劉海燕聞言,下意識地搖了搖頭,看潘寶山的眼神有點複雜。
潘寶山明白劉海燕的心思,無非是說他太會撒謊,把劉江燕騙得團團轉。對此,潘寶山也不好說什麼,隻好裝作什麼不懂的樣子,夾菜吃飯。
“江燕下午還要回夾林去吧。”劉海燕道,“我讓司機送你。”
“下午我跟江燕去逛逛街,給她買條金項鏈。”潘寶山道,“回來直接把她送回夾林,順便再跟鄭金萍碰個頭,到時媒體采訪團去現代農業示範區,地接任務就交給她了,用餐安排也放在夾林招待所,上些土產特色菜,比到富祥大酒店還有風味。”
“把招待放在夾林也行。”劉海燕道,“地方土特產、野味之類的自然要有些特色。”
“嗯,飯菜是沒問題的。”潘寶山
道,“不過大姐,酒席好擺,客人難請,就是不知道你說的那些媒體能來多少。”
潘寶山說完突然意識到有點點岔路,扭頭看了看劉江燕,道:“那個瑞東晚報的記者活動能力不一定足,能不能都請來是個問題。”
“哦,那個我也可以進行一些安排。”劉海燕幫腔了一句,隨即又道:“我認為不出意外的話,采訪團應該在十一月中旬成行,兩個多星期時間,足夠他們調當的了。”
時間能定下來,潘寶山跟鄭金萍那邊就更好說了。下午,他和劉江燕買完項鏈來到夾林後,直接就找鄭金萍談接待媒體采訪團的事。
鄭金萍是相當的積極,有機會一下接觸那麼媒體,而且還能儘地主之誼,當然是個表現的好機會。她立刻就表態,到時會拿出最高規格來招待采訪團。
“招待隻是一個方麵,還有采訪事宜的安排,那是工作重點。”潘寶山道,“整個示範區要走一遍,但曲安、興陽、石店三個鄉鎮看點不多,就是三個項目基地,夾林這邊可以安排多些看點,產業園、金銀花種植基地、綜合中藥基地還有特色林果,所以在路線的安排和講解上要有充分的準備。”
“馬上就把工作布置下去!”鄭金萍很乾脆,“潘縣長,今晚剛好一起吃個飯,我把各方麵的人都喊到,也算是個籌備會。”
“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