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至副廳(2 / 2)

“那是不錯,生態旅遊農業也是個經濟增長點,而新鄉鎮建設,恰恰是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的一個強力撬點,這個機遇要抓住抓牢。”潘寶山道,“剛才談到了建設的規劃,下麵再說說建設的組織領導問題。”

潘寶山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看了看鄭金萍,“其實就一點,一*把*手負責製,鄉裡要成立城鎮建設指揮部,由鄭**你來任總指揮,至於下麵分幾個小組,你看著辦。總之要把任務分解,責任落到人,出現問題就一抓到底。”

鄭金萍很專注,對做會議記錄的小秘書說好好記下來。吳強也在記,從始至終他都很認真。

最後,潘寶山還講了建設資金的投入,要注意多元化,要適當引入商業投資,否則單靠政府財政有難度。對商業投資,要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返還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逐年返本返利,也可以用實物抵還。

潘寶山講了不少,時間也不短,十點半鐘才結束。

留下來吃午飯是肯定的,潘寶山見時間還早,提出來四處轉轉,目的為工作之外,對夾林的一草一木還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是必去的,得見見鄧如美。近來一段時間,似乎快要把她給遺忘了,有點過意不去。

當然,這次見鄧如美還為了丁薇的事。潘寶山說,現在正準備對趙銘下手,讓丁薇能多抓就趕緊抓點,然後走人,以免到時脫身不及,落得個兩手空空。

另外還有件事,潘寶山覺得特彆重要,他希望鄧如美能到市區去做事,靠得近些不說,關鍵是能有個徹底放鬆身心的地方。

鄧如美沒表態,隻是說現在蘑菇生意不錯,一年賺一兩百萬沒問題,一時半會還舍不得。潘寶山聽鄧如美這麼說,知道她主意未定,也不再多講,講了也沒用。

潘寶山覺得,鄧如美對經商的理念還沒有認識到位,苦乾實乾,一年一兩百萬,確實也不錯,但處於大好形勢且又有便利條件的情況下,那實在

又算不上什麼,所以得想個法子讓她認識到。

午餐時回到鄉大院,潘寶山對鄭金萍說,到時投資商過來投資,返利要大一些。

鄭金萍能聽出其中的道道,說新鄉鎮建設是個大頭,隻是街道門麵的修繕就要幾百萬,更不用說居住、工業、商業等功能區的建設了,前前後後加起來估計要上億甚至是幾個億,伸縮性很大。

潘寶山也不客氣,說市裡有個領導的親戚手裡有點小錢,也不知道運作,整天就遊手好閒想著錢真的能生大錢。如果有機會的話就給點甜頭,也算是幫忙拉個關係。

“讓他來投資好了,到時給他高返利。”鄭金萍道,“有多少?”

“三百萬吧。”潘寶山道,“對投資來說真的是小錢。”

“一年連本帶利給他四百萬。”鄭金萍道,“五百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