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時候事情就是趕巧,嚴景標越是小心,反而就越出亂子。崔怡梅竟然再次找了過來,她又物色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
鬆陽市的交通監控係統相對落後,大批設施相繼進入淘汰期。崔怡梅敏銳地嗅到了這一商機,她巧妙運作,聯係了省城一家通訊科技工程公司作為後盾,準備與鬆陽市**局交巡警支隊進行合作,對全市交通監控設施進行升級、完善。隻是粗略一算,設備需要升級的部分,加上後期需要補充新設點的安裝部分,加起來造價過億。
這麼大一項工程,沒有人說話當然不行。因此,崔怡梅嬌滴滴地找到了嚴景標,一番辛勤的勞作之後,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把事情促成。
嚴景標聽後嚇了一跳,動輒過億的項目,哪能隨便就能促成?可是,麵對崔怡梅拽胳膊搖膀子的嬌相,他又沒法拒絕,所以隻好打個折扣,做一部分。他說,一下子在全市範圍內攤開來搞,動靜太大,應該打散了分塊分批進行。
崔怡梅也能理解其中的難度,不過她不願意看到市場份額過度萎縮,說那就先在市區推行,縣域的就先放放。崔怡梅做過市場預算,市區占大頭,造價在七八千萬的樣子。
嚴景標心裡有數,說行,那就先在市區推行,但即便是在市區,也要有個先後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放在主城區百源區,廣陵區和望東區先不要有動作。崔怡梅當即就答應了,她知道廣陵區和望東區的情況,兩個區加起來還不到百源區的三分之一量。也就是說,百源區的交通監控設施改造,費用要在五千萬左右,潛在的利潤依舊非常可觀。
對於交通監控係統的項目,五千萬的體量不小,其中的厲害嚴景標是清楚的,所以他沒有直接搭話,而是讓許明亮引路,把崔怡梅帶到了市**局進行洽談。
按道理講,這種事
要跟局裡的一*把*手談,談妥之後,一*把*手召集個局務會走個形式也就完事了。
不過有點奇怪,**局接待許明亮和崔怡梅的不是孔軍凱,而是管康。
這是個比較耐人尋味的現象,要說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孔軍凱現在常駐市政府辦公,重心逐漸偏向了政府工作,**局的業務,由第一副局長管康來主持。
其實在這個簡單的原因背後,是嚴景標再明顯不過的意圖了:下一步,孔軍凱將從**係統分離出去,成為專職副市長,而管康將成為市**局局長,進而成為副市長。管康是嚴景標圈子裡的人,也就是說,嚴景標要全麵掌控鬆陽市的**工作。
這一點,嚴景標沒跟管康直接交流過,但管康心裡明白得很,本身這就是擺在眼皮上的事,所以,管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