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海事造勢(1 / 2)

《官路:我事業有成,你後悔離婚了?》全本免費閱讀 []

要搞點像樣的動靜引起鬱長豐的進一步關注,必須跳出常規延伸觸覺謀求突破。潘寶山好一番琢磨,覺得還是應該以基礎性的工作為撬杠,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一頭紮進什麼**宣傳、文化建設等意識形態領域裡折騰。

把目光下移,投向鬆陽的大海經濟。這也是潘寶山的夙願,以前在鬆陽工作時就曾有過念頭。

潘寶山認為可以在友同市拐進鬆陽界地的那片不能充分利用的海域上做文章,如果把那部分海域劃歸到鬆陽,與鬆陽原有的漁港碼頭形成合體,必將是鬆陽經濟發展的一劑超級強行針,將會對鬆陽的格局產生顛覆性的作用,因為一旦有了海港,臨海發展必將作為新的奮進方向。也就是說,無論是鬆陽的經濟發展重心還是城市建市中心,都會有所改變。

不過這其中也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友同市會不會同意,從地方上來看,屬於割讓領地,不是小事。當然這不是大問題,隻要拿出一份可行性報告,得到省裡的認可,讓省裡直接劃分調整就行;第二個是考慮到是不是便宜了嚴景標他們,因為海文章可以做大,用心加以借勢,將是熠熠生輝的政績。

但轉念一想也無所謂,嚴景標再有兩年就退了,以他的表現不可能升為副省再撈幾年**資本。況且,怎麼說也是為了鬆陽的發展,可以惠及鬆陽百姓,進一步說也是為了瑞東的整體經濟均衡提升。

想到這裡,潘寶山定下了決心。

事情應該有個循序漸進,潘寶山覺得應該搞個大計無痕,把為鬆陽爭海的事放到一個特定的大環境中。

很快,潘寶山以省委宣傳部的旗號,策劃了一次大型采訪活動,聯合《瑞東日報》、瑞東電台、電視台以及《瑞東晚報》、網絡新媒體等多家新聞單位,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媒體采訪團,對瑞東沿海城市開展“沿海行”大型係列采訪活動。

潘寶山作為策劃人是總指揮,對整個采訪活動負總責。采訪活動先從瑞南開始,一路北上。

五月上旬,采訪團到達鬆陽,潘寶山親自帶隊。

嚴景標采取了回避的態度,找了個理由離開鬆陽。負責接待的是姚鋼,作為一個作風強硬且傲慢的人,擺出輕視的態度是他一貫的做法。不過潘寶山並不在乎,隻要麵上勉強能說得過去,就不跟他一般見識。

在談到沿海發展的時候,姚鋼有點嗤之以鼻,說鬆陽的那點海岸線,進出漁船還算勉強,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向海洋進軍。

“海岸線是可以爭取的嘛。”潘寶山也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眼皮似抬非抬,不緊不慢地說道:“海域同行政區劃一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目前鬆陽的海口很小,但條件很好,適合建港,而且向南一段有延伸空間。”

“向南?友同市能同意?”姚鋼嗬嗬一笑,帶著點喟歎,道:“哎呀,從彆人的口袋裡掏東西,不容易。”

“容不容易要看省裡的意思,地方服從中央,局部服從整體,這是老生常談了。”潘寶山不陰不陽地笑了起來,“如果從全省角度看,友同市鑲進鬆陽和茫茫大海之間的那片淺海,就適合劃給鬆陽,從而激活瑞北一盤棋,又有何不可?”

“潘部長這麼說也有道理,不過那是多大的工作量?不是一蹴而就的。”姚鋼道,“在我們鬆陽爭取的同時,友同市不進行地方性保護?到時囉嗦事怕少不了。”

“這不是地方保護的問題,姚市長,到現在你還是不明白事情的關鍵所在。”潘寶山道,“說白了,根本就不是哪個市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