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屋內,映入眼簾的是曾經那個英姿勃發、笑顏如春的兒子,如今卻形銷骨立,躺在床上,眼神失去了往日的神采,隻留下一片空洞,嘴角還掛著不經意的涎水,顯得格外無助。
老太太的心仿佛被重錘擊碎,痛楚化作淚水,如決堤之水,傾瀉而出,最終無法承受這份悲慟,竟暈厥過去,沉入一片無意識的黑暗。
宋氏急忙上前,眼中噙著淚花,強忍心中劇痛,再次派遣侍從急召太醫,為昏迷的老太太把脈問診。
一時間,整座侯府被濃厚的藥草香氣所縈繞,這香氣裡夾雜著焦急與祈禱,似乎也彌漫著一股不祥的氣息。
而與此同時,京城之內,慶元侯沈縝的病情並未引起預期的廣泛關注。
人們的目光,更多地被另一位風雲人物所吸引——平寧長公主。
她一反常態,主動提出要入駐靜心庵,為病中的蘇太後念經祈福。
這一舉措,在京城掀起了新的波瀾。
自她嚴厲懲治駙馬及當眾訓斥禦史之後,那位曆來以溫柔賢惠著稱的公主,形象突然變得複雜起來。
輿論四起,指責其濫用權勢,行事囂張。
更有人將蘇太後病情的加重,間接怪罪於她的頭上,儘管這種關聯顯得牽強且不公。
這一切的背後,似有忠勇公府若隱若現的影子,他們借機既為自己的兒子出氣,又企圖轉移公眾對其家族負麵新聞的關注。
麵對種種非議與誤解,平寧長公主並未多做爭辯,隻是默默整理行裝,帶著公主應有的莊嚴儀仗,浩浩蕩蕩地離開京城,前往靜心庵。
這座曆史悠久的庵堂,曾是宮廷紛擾之外的一片淨土,而今,卻成了公主避世修行之地。
沈府之中,慶王妃攜著七殿下親臨,欲接沈婧清同赴靜心庵。
宋氏見狀,心中雖有不舍,卻也明白此行的重要,便安排紅玉為沈婧清換上適合的服飾。王妃見宋氏一身素雅,不複往日的華美,不由得關心詢問侯爺病情,宋氏的眼眸中泛起層層哀傷,用帕子輕輕抹去眼角的淚滴,話語中滿是對未來的擔憂。
馬車啟程,七殿下卻始終眉頭緊鎖,心事重重,這情景讓同樣身著鮮紅衣裳,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