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靖王想要的效果。
看著堂下諸人,靖王笑了笑。
“平王兄料本王必先向江南宣戰,本王卻偏不如他意,如今,他害我密使在前,本王已師出有名。但,平王兄生性多疑,極不好對付,明著討伐,極不易也。所以還得先迷惑住他,不讓他有機會調兵遣將。故,本王意做幾手安排。這第一手,就依柳盟主之計,暗遣死士潛入襄陽,伺機行刺,若得手,襄陽易下也;第二手,明向江南做出調兵的動作,讓平王兄放鬆警惕,暗地裡卻令大軍在半路轉道,急奔南陽,陡臨新野,神不知鬼不曉地拔掉樊城,如此,隻要我大軍壓境,不管刺殺計劃成敗與否,都將兵臨襄陽城下。到時候,本王倒要看看,這襄陽城向稱堅不可破,又能抵得住我大軍幾日!!”
這一番話說完,滿堂皆驚。
大家都是武林中人,乾的是快意恩仇的營生,這等兵家之道,自然是不太懂。但聽靖王說得似乎成竹在胸,卻也仿佛看到了一片美妙的藍圖。
“王爺高明,我等謹聽所遣!”
柳少南作為頭號舔狗,大聲表著忠心。
顧成峰皺了下眉頭,怎麼打仗他不關心,與靖王的結盟,其實早在俠義盟大會之前,就有了初步計劃。說穿了,也沒什麼,不外乎名和利罷了。靖王一方麵許以重金,一方麵許以爵位。他也不想一輩子窩在天山上,畢竟離中原天遙地遠的,名氣再大,也總被邊緣化。
隻是,礙著清虛子的麵子,他不好意思說靖王其實也許了他日後一統江湖的願望。天山弟子肯下苦功,三十六傑,武功個個不差,但基數太小,遠比不上少林、武當、泰山這些大派。若得了靖王的支持,那就有底氣多了。
所以,他的想法,這個刺殺的機會,得好好爭取。
當然,他這不經意的一皺眉,落入了靖王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