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的襄陽城,在連日的戰事中,也有了些變化。
北軍固然十傷其二,他們也沒占到太多便宜,而聽聞穀城被北軍攻之甚急,兵員折損嚴重時,張達好不容易才說服平王,擠出了兩萬兵馬,向穀城趕來。
如此,襄陽的守備,實際上已被削弱。隻不過,北軍這邊,並不知曉而已。
而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寧侯想與平王府休戰之時,柳少南繞了大老遠的路,終於潛入了襄陽。隻是,他卻並不知道戰事的新變化。
比起戰前的襄陽城,熱鬨是少了幾分了。平王治襄陽多年,不說深得民心,但在大敵當前時,還是能同仇敵愾的。畢竟,老百姓亦多少久聞靖王的一些劣跡,心中實有些惴惴。
柳少南一行,分成三撥,喬裝打扮後,住進了襄陽城南郊的一個小客棧裡,這也是便於事後撤離,同時,也沒有那麼頻繁的官兵巡查。
夜色深深,殘燈如豆,聚在一屋的高手們正商議行刺的良策。
“柳盟主,襄陽城就在眼前了,下一步卻當如何做?”
在泰山武林大會上,與恒山派秦雙力戰差點被刺死的泰山四虛子之一的太虛子,先發問了。
這一行,他們泰山派的二位虛子,太虛子和幻虛子,都得以柳少南馬首是瞻,故,才有此一問。
“太虛子道長,依少南之意,明日須先遣人入城中細探,弄明白這平王府所在及周邊的防衛情況,咱們再擇機下手,另外,不管成與不成,咱們都得想好退路。此處,離城稍遠,我等撤出城後,也便於隱伏下來。往北或往南,俱可安排!”
柳少南在來時路上,已反複思索,設計退路。畢竟,聰明如斯的他,還是不想將自己陷在平王府裡了。刺殺計劃固然要緊,自己的小命也得保重。這回帶來這麼多人,武功均屬不凡,按理說,隻要能摸進平王府,還是有大概率的機會獲得成功的。且,就平王府裡萬氏父子的水平,他還真沒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