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赴江心 張達應約 成和議 宋哲寬心(2 / 2)

嘴仗兩下打完,雙方開始進入正題。宋哲深知自己此番議和任務之重,亦是心神一斂,將當前雙方的態勢做了中肯的分析,又把桂雲錚兩路大軍分襲北軍和襄陽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

張達靜靜地聽著,心裡已是驚得不得了了。果如王爺所料,這桂雲錚野心不小啊!難怪寧侯突然提出議和,原來卻是怕我等與桂雲錚結盟。

“若宋將軍所言屬實,這議和之事,我張達可以代表我家王爺表態,允了。”

張達緩緩說道,心中仍在盤算。

茲事體大,應下議和,是暫時地緩一緩當前的壓力,下一步究要如何做,還得看王爺的意思。是與朝廷暫時休戰,共拒桂雲錚,還是乾脆順了朝廷,一心對敵桂雲錚,還是暗與桂雲錚講和,共退朝廷大軍,然後,任由桂雲錚與朝廷打成一團,都須認真權衡利弊。

他不過是一介武夫,是忠於平王的一把利劍,真正要做出決策,一切都還得依著平王的意思。

“哈哈,好,好!張將軍果然爽快!當此之時,我兩家暫且罷戰,我等在北岸迎擊桂雲錚,你等在南岸與之對戰,定不叫他得了好去!宋某料他兩路分兵,兵力必然減弱,我北岸數十萬大軍,定可聚而殲之。你襄陽城亦具兵十數萬,足可與之相敵了。”

宋哲笑了起來,心道,當前形勢,雙方罷戰,各拒強敵,是很好的選擇。而等我軍擊退桂雲錚大軍,你襄陽,隻怕就要兩麵受氣了。若是平王不答應議和,也罷,反正,你也無力過江來擊我。

張達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今日來議和,就是想看看對方的動靜。議和既已提出,形勢所迫,不允都不行,以襄陽如今的實力,要過江逐鹿天下,那實在還不夠得很。即使北軍不提議和,他們也沒勇氣打過去。這是事實,很打臉的事實。

“好,宋將軍,請轉告你家寧大帥,雖說兵不厭詐,但大丈夫,總須守個信字,我張達可以允諾,你軍不過江,我軍則必不擊也!至於桂雲錚,一句話,不說同仇敵愾,且去自求多福吧!”

張達的嘴,仍是不肯輸了半點。

宋哲笑了笑,也不以為意。襄陽多半得自顧不暇,北岸這邊,稍加防備便可,並不怕他們趁機過江搞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