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根源,隻因為他的母妃不得父皇的待見,甚至厭惡,連帶著,對他也不喜歡,從來就對他沒有好臉色。
在他十五歲那一年,他的母妃病故。
母妃的死,對於父皇來說,就像死的是一隻小狗一般。
父皇一眼都沒有去看過,連做做麵子都不曾。
想起這些,就會使他心生滿滿的怨恨。
沒有任何助力的他,把自己龜縮起來,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表現得毫無野心,好像對皇位毫無興趣。
他開始做一個閒散王,每日不問政事,隻喜歡尋歡作樂,逗鳥弄花。
好像這樣一來,父皇對他好了些,還特地送了兩個絕色美人給他。
後來的奪嫡之戰中,好幾個兄弟都死了,他因為沒有參與其中,所以穩穩當當地活了下來。
他對於皇位又看到了希望,因為經此一事,父皇的兒子就隻有他和四哥了。
而四哥就是一個藥罐子,身體贏弱無比,而他卻是一個高大挺拔,體魄強健的美少年。
父皇沒多久就病入膏肓了,但他寧願把皇位傳給一個多病又無能的兒子也不傳給他。
明眼人瞧著都應該是把皇位傳給他才對。
可是,他父皇依然把他當成空氣,好像沒有他這個兒子似的。
而文武大臣們,也沒有一個人為他說好話,他們對於父皇把皇位傳給一個病秧子毫無意見。
他在心裡怨恨著,咒罵著,但表麵還得裝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父皇把他監視得死死的,防他防得像賊似的,在沒有母族幫扶的情況下,他隻能收起自己全部的鋒芒。
皇兄即位之後,他為了不被皇兄猜忌,就趕緊對皇兄表忠心。
多病的皇兄看起來是個寬厚的,回想弟弟一直以來都對他不錯。
而且,曾經倆人都是最無望坐上皇位的人,所以當時的他們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兩兄弟那時候處出了一些兄弟之情來。
所以,皇兄在麵對他那誠懇的表白時,對他的防備之心減少了許多。
他開始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希望可以在多病的皇兄手裡把皇位搶過來。
可是,還沒等他把勢力發展到位時,皇兄就過世了。
皇兄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惜就是身體太差了,所以,隻兩年時間,皇兄就被生生地被累死了。
不過,在他駕崩之前,好像已經察覺到了什麼一般,在死之前留了後手。
整個皇宮都被禁衛軍保護得嚴嚴實實,甚至把東邊的十萬軍隊調了回來,駐紮在城郊。
而他,那時候手裡隻有兩萬軍馬,根本不足以與快死的皇兄抗衡。
更加讓他糟心的是,倒向他的將軍,在這個節骨眼上被他的部下殺了。
而那位部下,正在皇兄的親侄子。
那時候,他才發現,他太小看他的皇兄了,如果他的皇兄是一個身體健康的男子,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
一向被他瞧不起的皇兄,成功地讓十六歲的長子坐上了皇位。
好吧,他繼續拋光養晦,等待時機。
十六歲的大侄子沒有半點做皇帝的能力。
沒主見,沒膽識,耳根軟,好色,這就是他大侄子的特點。
他開始悄悄在民間收羅各色美女,再以各種途徑送入宮中。
當然,彆人都不知道是他送的。
他開始明著成為大侄子的堅實後盾,務必要讓大侄子把皇位坐得穩穩當當,再把還沒定性的大侄子引導成一個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