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太平鎮(1 / 2)

第二十四章太平鎮

三人趕了個大早,順著村邊的小道走上了官路,出了望林村不遠便是大灣村。

從官道上遠遠看去,層層疊疊的屋舍錯落有致的坐落在大路兩旁,大灣村是個大村,地勢平坦田地眾多,一條大灣河蜿蜒安靜的流淌在村邊,孕育著兩岸大片的良田,村裡密密麻麻住著四五百戶人家,珍珠的大姐玉珠嫁的便是大灣村的一戶人家。

珍珠努力邁著小短腿跟著胡長貴。

沒法子,十歲的小女娃的腿就這麼點長,邁再大的步子也趕不上大人,她幾乎是一路小跑的跟在他們身後,好在最近靈泉喝了不少體質好了許多,一路走來居然沒感覺多累,她邊走還邊觀察著地形,心想著把路記住以後有什麼事自己也可以走到鎮上。

胡長貴不時回頭看幾眼,見她時不時的小跑跟著,還挺悠閒的左顧右盼,胡長貴心裡不由高興,這孩子身體還挺壯實。

大灣村人口眾多很是熱鬨,每月三日和八日為集市,以此類推,十三日和十八日,二十三日和二十八日,每五天一集,攤位沿著大灣村的主要乾道從村頭依次擺到了村尾,附近村莊的村民也都會背著自家的禽類、蛋類、果蔬類等等一些新鮮的吃不完的農產品出來賣掉。

大灣村近河,這新鮮鮮活的魚也不少,每逢集市大灣村總是熱鬨非凡人聲鼎沸,珍珠以前和王氏趕過幾次大灣集,農村的傳統集市樸實簡單,趕集的村民都是附近十裡八鄉的鄉下人,往來之間不少都是熟悉的麵孔,一個集市逛下來,打招呼嘮嗑都要用掉不少時間。

今天不是趕集日,加之天才蒙蒙亮,官道上並沒有什麼行人,三人靠著路邊一路沉默前行,珍珠背著個小籮筐,筐裡放著不少東西,拿去賣的隻有李氏最近攢的二十個雞蛋,餘下的地方放的都是空罐子,油罐子、醬油罐子和鹽罐子,這些都是家裡需要添補的。

“珍珠,累不累?要是累了,咱們就歇會兒?”胡長林回頭看著珍珠,關心的問道。

胡長貴也轉頭,雖然沒有說話,眼裡也透著關懷。

珍珠微微一笑:“大伯,我不累,彆擔心我,累了我會說的。”

“那行,咱們繼續趕路,想不到你個頭雖小,身體還挺結實,上次平順那小子硬要跟著來,走到一半就喊累了,你比他強。”胡長林邊走邊數落著兒子。

“大伯,平順才八歲,我都十歲了,怎麼能和他比。”珍珠不由撅起了嘴,自己現在個子是比較小,也不要總提起嘛。

“嗬嗬,對,咱們珍珠都是大姑娘了,不和臭小子比。”胡長林笑著說道,小姑娘大了,不能隨便打趣了。

三人斷斷續續的說著話,又走了半個時辰,天色早已大亮,路上的行人也越發的多了起來,不時有牛車馬車經過,不多會兒便遠遠的看見了高聳的城門。

珍珠看著越來越近的高大古樸的城牆,越發的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仿佛自己隻是個看客般,不曾想她卻是置身其中的一份子,珍珠一路晃神的跟著胡氏兄弟進了城門。

望林村隸屬太平鎮,太平鎮是個交通要鎮,每天南來北往的人川流不息,小小的客棧也遍布整個鎮,來往的旅人商戶眾多,鎮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街麵很寬,主道上鋪的都是大塊的青石地麵,道路兩旁各式店鋪林立,一片繁榮景象,兩三層的酒樓商鋪穿插其中,各色的招牌迎風招展,珍珠仰頭仔細辨認招牌上的字:悅來客棧、福安堂、聚寶閣……,喲,還好,繁體字多少能認識些,沒成文盲,珍珠抹了抹額前的虛汗。

“珍珠,餓了吧,咱們先買幾個饅頭填填肚子,一會兒再去牙行。”胡長林在一個拐角停下腳步,一旁就是賣著熱騰騰的包子鋪,三人早早就出了門,走了一個時辰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

牙行?不就是現代的中介,那不就意味著壓低價格還得給回扣,珍珠皺著眉頭。

“給。”胡長林買了三個白麵饅頭,一人遞了一個。

珍珠接過胡長林手抓過的饅頭,嘴裡抽了抽,這趕了半天路又抓過兔子的手,好吧,條件不允許,她隻能心裡默念: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大伯,咱們隻能賣給牙行嗎?賣給酒樓的話不是價錢更高些?”珍珠提出疑問。

“賣給酒樓自然價錢更高,可我們沒有相熟的酒樓,也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啊?”胡長林也皺著眉頭,他們家不是獵戶,沒有和酒樓打過交道,總不能隨便跑進去賣兔子吧。

珍珠啃著饅頭四下環顧,緩緩說道:“那咱先不著急賣,先到集市上探探價錢,再看看牙行給什麼價錢,差太多的話,可就吃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