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聞名鄉野(2 / 2)

村子雖然小,人口亦不多,可是三個學堂的運行,每年花費的錢銀可不少,胡家看著不過是稍微殷實的農戶人家,竟然如此善心善德,免費讓村裡所有的孩子上學。

是真正的免費,不收分毫,筆墨紙硯亦由學堂供應。

要知道,即使是最基礎的一套書寫工具也是不便宜的,更何況各種書籍的價錢更是不菲。

這樣的學堂,已經開辦了四年的時間,要不是上次府試出了四個童生,加上這次院試考上了一個十二歲的秀才,誰都不知道,小小的山村裡,有這麼一戶做善事不為名利的農戶人家。

院長滿心感歎。

楊秀才與平安作陪,帶著院長一行人參觀了三個學堂,太平書院的院長親臨他們是小學堂,對於楊秀才來說,是一種肯定與榮耀。

呂素青領著十幾個女學生恭敬地等候在女學院門處。

書院院長對女學頗感興趣,要知道,整個鄂州都找不出一個有規模的女學,有些世家大戶會請女先生教育族中女孩,可多在深宅內院之內,不似望林村這般,女學男學並排設立。

女學的人數明顯沒有男學多,楊秀才解釋說,女學才開辦兩個多月,很多村民不願意讓家裡的女孩上學,所以,即使是免費上學,女孩人數也不是很多。

院長一行人皆點頭,表示了解,社會風氣如此,雖然不像前朝那般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可對女子的禁錮還是很多的。

他問了些關於課程的問題,呂素青一一回答。

居然不用《婦誡》、《女訓》之類的書籍作為女學的啟蒙課程,院長頗為詫異。

呂素青解釋說,女學的課程是照著男學課程稍稍改動的,內容稍微簡化一些,女子不參加科考,教程不需要太多深入,還有,孩子們隻在學堂待三年,太過複雜的課程,她們接受能力有限。

她絕口不提,是胡家要求的課業內容,呂素青知道,這些人表麵上雖然一臉親切和善,可內心對女學還是帶著些許看不慣的。

呂素青從小跟著父母習文認字,被人冠以才女的名稱,可是,依然有不少人在背後對她竊竊私語,無外乎都是女子學得再好有什麼用,老實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正道之類的話語。

男人對女人的固有偏見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女學的創辦不宜太過打眼,以免被某些古板的老學究找茬。

院長一行人在望林村停留了大半個時辰,婉拒了胡家的留飯,帶著一臉稱奇和滿心複雜離開了望林村。

“那些人走了?”

珍珠坐在廚房外的石凳上,捧著碗綠豆沙一臉滿足地吃著,愜意的神情就差沒翹起二郎腿了。

“嗯,走了,姐,他們好囉嗦,一直追問,我是怎麼學的,是不是每日聞雞起舞奮發刻苦,認真背書習字到半夜?我就納悶了,他們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平安一臉鬱悶,“難道正常作息,就考不中秀才麼?”

潘雪蘭笑著從廚房遞過一碗綠豆沙,“平安,他們是不願意承認你讀書天賦好,聽說,今年太平學院幾十個考生,隻考上了兩名秀才,而咱們這麼小的學堂,隨便就考中了一名,他們可能覺著臉上無光了吧。”

珍珠點頭,可不就是這樣,被小學堂打臉了,麵上無光,打著祝賀的名義,來探查一下學堂的底細。

“嗯嗯,夫子也這麼說了,他們書院每年收的費用還不低呢,好在咱們學堂隻收自己村裡的孩子,要是像學院那樣廣收學生,那些人就更得急得跳腳了。”平安吃著綠豆沙含糊說道。

珍珠咀嚼的動作就頓了頓,觸及到某些階層的利益時,那些人可不得急得跳腳麼。

太平書院送的賀禮是兩套上好的筆墨紙硯和一些糕點果脯。

李氏很乾脆的,回了一筐新摘的水果。

那行人看著那筐果子都笑了笑,笑容裡分明含著幾分輕視與不屑。

相送的楊秀才與胡長貴兩口子看得真切。

把人送走後,不由都歎了口氣。

臨近中午,王宏生一家人都趕來道賀了。

他們剛到不久,胡秋香一家人也趕到了。

胡家的堂屋裡,又擠滿一圈人。

王氏帶著翠珠過來,把梁氏一人留在家裡帶孩子。

昨日馮氏鬨了一場,梁氏躲在穿堂一角偷看,沒有出頭吱聲。

平順沒考中秀才,梁氏有些自責,她覺著是自己上次那一番鬨騰,吵了平順考試的心境,要不然,平順肯定能考中。

不由的,梁氏對娘家的恨意又多了幾分,昨日她娘那麼一鬨,更讓梁氏氣惱,她躲著不出頭,就是為了不讓她娘拉著她哭喪訴苦。

王氏對她昨日的表現還算滿意,至少她沒再攙和到鬨劇中。

馮氏沒了梁氏的呼應,獨自一人上竄下跳,不足為懼。

首發更 新 更q新更快廣告少s

( <':'></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