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秋收
王嬤嬤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容,胡家姑娘的想法還真有趣。
“姑娘,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說合成功,是雙方經過各種考慮的結果,不單是媒人的一己之力,薑姑娘與羅副將的親事,都是他們親自認可的,以後的生活如何,得看他們自己了,那不是媒人能決定的,誰也怪不到說媒人的身上。”
“話是這麼說,可羅副將是玉生的左右手,我希望他以後的生活能過得幸福。”珍珠抿抿嘴。
“姑娘,我看羅副將可是挺喜歡薑姑娘的。”王嬤嬤就笑道。
“……”
確實,從羅十三急匆匆趕著定親就知道,他挺喜歡薑書媛的。
“所以啊,他們以後未必過得不好。”王嬤嬤繼續說道,“薑姑娘心氣高,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特彆是接受過啟蒙,識文斷字的女子,多少都會有些心氣,也許不自覺的就喜歡暗中與同齡人攀比,您說薑姑娘對你有些不友善,多數是嫉妒您了。”
王嬤嬤見過太多世家權貴的千金小姐,相互間的攀比較量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小到衣裳首飾,大到文采夫婿,明裡暗裡,樣樣都要較勁。
“等她成了親有了孩子,忙活起來以後,就會好轉很多了。”
珍珠愣了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覺得王嬤嬤的話還是挺有道理的,以前念書的時候,十五六歲的中二孩子,攀比的風氣就很嚴重,文具書包,衣裳鞋襪,什麼都有人相互攀比。
薑書媛,大約是心存嫉妒了。
“那依著王嬤嬤的意思,不需要管他們是麼?”
“哈哈,姑娘想怎麼管?因為她心氣高,所以要退了親事麼?姑娘舉得羅副將會同意麼?”王嬤嬤笑嗬嗬地說道。
呃,應該不會,大約還會怪她多管閒事吧。
珍珠有些訕訕,習慣性地伸手撓撓後腦勺。
王嬤嬤就歎著氣搖搖頭。
“不過,薑姑娘這般心性,委實有些不知好歹了,她們孤兒寡母的遠離家鄉,在異地謀求生計,本來親事就難說合,你們家給她說了門好親事,理應心存感恩才對。”
她可聽說了,呂先生先前曾托了村裡的媒人,替薑書媛說媒,媒人找了家村中富戶說合,剛委婉提了兩句,就直接被那家拒絕了。
薑書媛過了年就十七歲了,再不定下親事,肯定要被人說三道四了。
這種時候,胡家幫她保媒拉纖,對方還是個六品的官員,她不感恩就算了,反而還對胡姑娘起了嫉妒之心。
這樣的品性,著實讓人有些不齒。
“我家不需要她感激,隻希望她以後能好好的與羅副將生活就好了。”珍珠搖搖頭。
“呂先生看著心性還是不錯的,薑姑娘大約還年輕氣盛吧。”王嬤嬤歎了口氣。
珍珠與王嬤嬤說了一通,心裡的擔憂終於散去不少,沒錯,他們定親的決定是問過雙方意願的,以後不論過得怎樣,都該由他們自己負責。
……
秋收的日子,總是最忙碌的時節。
胡家的田地請了不少短工幫忙,很快把各種成熟的作物都收了上來。
玉米、花生、黃豆、綠豆、糜子等等,挨樣輪著收獲。
胡全福和胡長林、胡長貴每日忙得腳不沾地。
今年,望林村的稻穀大獲豐收,多數人家稻田裡的穀穗都沉甸甸的,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靠田地吃飯的農戶人家,沒有什麼能比喜獲豐收更讓他們高興了。
學堂也放起了“授衣假”,孩子們多數都跟著大人下田乾活去了。
就是平安平順,還有趙柏銘,都老老實實地跟著長輩身後,該乾啥乾啥。
田間地頭,還有曬穀場,四處都堆放著黃燦燦的稻穀堆。
胡家的騾車一趟趟的來回運著各種作物,儲物房都快被堆滿了。
秋收的這幾日,一直是大晴天,不過,村民們依舊早起晚歸爭分奪秒,秋收的日子最怕遇到大雨,有經驗的老把式能觀天看雲識晴雨,好幾個老把式都說,秋雨將至。
唬得村民們更加不敢怠慢,生怕一場大雨把一年的盼頭化為烏有,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泡在田裡。
好在,大雨來臨前,村裡的稻穀都收上來了。
烏雲在天空越積越厚,天開始陰沉沉一片,風吹得樹上枝葉不停晃動,空氣中的水汽也越發濕潤起來。
胡家請了短工,所以,早早把作物都收上來了,時間上比較充裕。
大雨“嘩啦啦”下的時候,大家都不慌不忙的。
“哇,這雨下得真大。”平安站在廊簷下看著黑沉沉的天空感歎。
“可不是麼,那黑雲像壓在頭頂似的。”李氏從屋裡探出頭,同樣感歎了一句。
一道閃電透過雲層閃現,轟隆的雷聲隨之而來。
嚇得李氏忙把平安拉進了屋子裡。
豆大的雨點“劈裡啪啦”砸在屋簷上,沒多會兒,就交織成密集的雨簾。
花圃裡的玫瑰花被雨滴打得東倒西歪,卻堅韌的沒有折枝,隻是大朵的玫瑰花瓣被打落了一地。
一場秋雨一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