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忍不住低聲說道:“還真是。”
他也是個明白人,知道能玩得起礦的,都不是一般人。
背後沒人挺著,連這個行業的門檻也摸不著。
很快,大會拉開帷幕,一些例行的儀式之後,縣政府大領導上台做工作報告,單聽報告的話,青照真不得了。
不少人昏昏欲睡,呂冬倒是聽得認真,其中有不少關鍵性的數字和指標,尤其大領導的報告裡麵,著重提到一點!
以青照的傳統優勢作為依托,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做好下崗再就業工作。
青照是個農業大縣,在大批縣屬企業倒閉破產或者改製轉賣的當下,想要在短期內發展成為工業大縣不現實,沒有足夠的工業企業,縣城和各個鄉鎮大批下崗待就業的人該怎麼辦?
全都推給社會,讓人自謀生路,不去加以引導或者創造有利的再就業條件,明顯不可能。
第三產業,同樣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大領導的工作報告裡麵,這方麵又重點提及兩部分,一是采用有效的政策,大力推動餐飲行業的發展,二是利用青照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
報告上的事,想要實現當然需要時間,但這也算上麵的施政綱領。
其實青照一直在利用曆史名人創造經濟價值,最為典型的就是縣名和縣裡的酒廠。
青照酒,本地銷量最大的酒,在泉南也有一定的名氣和市場,隻是不知道為什麼,縣酒廠卻做到破產重組的地步。
會議連續進行三天,到了第二天,有例行的分組討論,其中就有提交的重點提案。
呂冬的提案——關於儘快整修青照河河堤的建議——也被重點列出來討論。
這其實是好事,說明起碼上麵關注了,否則會像大部分提案一樣,泥牛入海,毫無波瀾。
會議室裡,十多個委員圍著長方形會議桌而坐,可能呂冬提案真的引起關注,縣裡有大領導專門過來參與分組討論。
“大家不要拘束,暢所欲言。”昨天剛做過報告的領導威嚴中不缺乏隨和:“真理越辯越明。”
那位第一個幫助呂冬寫提案和簽名的老委員,在縣裡是老資曆,第一個開口說道:“呂冬委員的這份提案,我從頭到尾都有所參與,提案充分反應了青照河的現狀。1998年夏天的洪水曆曆在目,河堤一度多處告急,雖然我們最後戰勝了洪水,但不能忽視洪水衝刷過後,河堤的殘損現狀!”
另一名委員老家也在青照河邊上,接話道:“青照河,是我們青照人的母親河,母親河的現狀,呂冬委員的提案裡麵有詳細的描述,更有大批圖片材料,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是不是要維護好母親河?”
有人讚同,自然也有人反對。
“1998年夏天的洪水百年一遇,算上縣誌的記載,這是青照有記載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這人說得未嘗沒有道理:“除了98年,青照河上一次能算得上洪水的,還在解放前,我是做氣象的,按照曆史規律和科學分析,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青照乃至整個太東,天氣都偏向於乾旱!”
來自縣財政局的一位說道:“青照河綿延上百公裡,一旦動工整修,勢必成為一項極其龐大的工程,如今的經濟形勢各位都有所了解,上級不給予充分支持的話,單以咱們青照的力量來做,全縣財政會非常吃緊!”
各自所說都有道理,討論嘛,本身就是各抒己見。
坐在首位上的領導在開場白之後,就沒有再說話,一直都在聽下麵的人具體說。
來自北邊青照化工園樹脂廠的代表這時說道:“維護並不等於推倒重建,我們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維修加固,同時做好河堤保護。”
樹脂廠距離青照河不遠,真要發大水決堤,樹脂廠也得跟著倒黴。
人都有各自的立場,這點無可厚非。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家在青照河邊上,又切身經曆過青照河洪水,呂冬也不會拿出這樣一份提案。
“青照河算不上當務之急,咱們縣在青照河上遊有多座大型水庫作為調節!”
說話的人是頭發花白的李興國,這位稱得上重量級的委員:“1998年畢竟是特殊情況,百年不遇,大家仔細回想,過去的幾十年間,青照河就是現在這個樣,可有險情出現過?”
彆說呂冬了,就連一些五十來歲的人,除了98年這一次,都沒有上次如此大洪水的記憶。
李興貴偷偷看一眼會議桌首位的大領導,這位去年調過來時,他就仔細研究過,大領導在其他地方時,就非常重視經濟建設,更是依靠發展經濟起家。
“我覺得,可以適當的對青照河進行維護,比如呂冬委員看到的大堤缺口回填保護等問題。”
這位是個老油條,一定程度上讚成呂冬的提案,但話突然又一拐:“青照河的問題,終歸隻是個小問題,咱們縣當前最重要的,還是發展經濟,以經濟建設作為下一階段的絕對中心,其餘工作都要為此來服務。”
有了一定得金錢,李興國還想要個好名聲:“如今青照南北發展不均衡,中北部發展較快,南部山區發展很慢,拖累了整個青照。如果南部山區發展起來,富裕起來,青照的經濟水平一定會往前邁一大步。”
這個人也有想法:“相比於修河,我覺得修路更為重要!要想富,先修路,打通南部山區的交通,能帶動整個南部山區發展。”
路好走了,礦上的煤和石料之類的更容易往外運,能進一步降低成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