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誰不說咱家鄉好(求月票)(2 / 2)

拚搏年代 白色十三號 6796 字 9個月前

小學校坐北朝南,進門就是一條直通操場旗杆的水泥路,二十多間校舍分布在主路兩旁,最靠近傳達室的這一邊,就是辦公區和功能區,有老師辦公室、校長室、倉庫、圖書室和閱覽室等等。

閱覽室比較大,還兼具另外一個功能——充當夜校。

如果需要培訓文化知識和技能理論,可以在學校放學以後,放在閱覽室裡進行。

其餘的,就是從學前班開始的教室。

學前班分為大班和小班,從這個學期開始,青照的小學正式更改為六年級學製。

以前的時候,泉南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各縣情況都有區彆。

有的是六年小學三年初中,有的是五年小學四年初中,像青照這種地方,乾脆就是五年小學三年初中。

從2000年開始,泉南正式統一了標準。

最後,看到各個教室裡的吊扇,還有鍋爐房與供暖的暖氣片,李文越挺感慨:“咱上學時,可沒這麼好條件。”

呂冬點點頭:“那時候教室連個爐子都沒有,封北邊窗戶的塑料布和密封條,都得學生從家裡找來,取暖都靠抖……”

然後,他給自個學習不好找了個強大的理由:“冬天冷,夏天熱,叫人沒心思學習。”

“你可散了吧,冬子。”呂建仁毫不留情的說道:“就你?給你空調和集中供暖,能考上大學?”

李文越不禁笑起來,大概有的人真不太適合讀書。

農家子弟,讀書走出去,最容易改變自身處境的一條路,但這不是說沒有彆的路可走,隻是彆的路更困難。

但冬子如今已經趟出一條路來。

李文越推了下眼鏡,發小從小到大,所有的一切都看在他眼裡,呂冬的路真的越走越寬。

最讓他敬佩的一點,呂冬沒有隻顧自個,而是帶著呂家村一起發展。

突然,有收音機的聲音飄過來。

李文越循聲去看,就見鐵叔左手手腕上掛著個收音機,正走過來。

收音機裡麵,有一首熟悉的老歌。

“……彎彎的河水流不儘,高高的鬆柏萬年青,男女老少一條心,魚水難分一家人,哎~誰不說咱家鄉好,得兒喲咿兒喲……”

呂冬也看到鐵公雞,打招呼:“鐵叔。”

鐵公雞說道:“聽說今天學校搬家,我過來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

呂建仁接話道:“彆的不需要,老鐵,你去孫慶海那裡,訂上席,等所有人忙完,晚上一塊過去吃飯。”

“嘿,老七!”鐵公雞圍著呂建仁轉一圈:“為啥不是你去。”

呂建仁說道:“因為我沒錢,沒你有錢。”

鐵公雞挽起襯衣袖子:“我是來下大力的!”

下力乾活可以,掏錢請人吃飯,沒門!

九點多,村裡的貨車運來了課桌、凳子和講台之類的,全都是呂家村新定做的。

正好是周日,小學校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上午十點鐘在學校按時集合,來乾搬課桌凳子一類力所能及的活。

這是郭校長和呂振林一力要求的。

教育方麵,呂冬是個外行,為學校提供硬件之類的還行,具體參與意見還是免了。

釘子帶著幾個人半途想要開溜,叫呂冬給抓住了。

“去哪?”呂冬看著幾個人。

“冬哥。”

“冬哥……”

這幫小的都服呂冬,一個個的全耷拉著頭。

釘子帶著點小心,說道:“冬哥,我們去河裡摸魚,這就快沒水了,摸到魚,我們分你一半,嘎牙魚可多了,還有黑魚呢!”

呂冬擺了下頭:“趕緊的回去,乾完活再去,叫三爺爺看到,小心你們的皮!”

釘子不想去:“冬哥……”

呂冬說道:“趕緊的,在學校要聽指揮,我聽你爸說,你上個學期學習有進步,考了二十名?”

“嗯。”釘子撓頭:“我也不知道咋考的。”

反正糊裡糊塗的,成績就變好了。

呂冬卻知道怎麼回事,專門叮囑道:“回頭摸到魚,挑大的給你蘭蘭姐送一些過去。”

從去年過完年,冬子周末做作業的時候,就跟呂蘭蘭一起做,呂蘭蘭帶著他,還是挺管用的。

釘子想到愛吃好的的蘭蘭姐,說道:“乾完活,我給蘭蘭姐摸條大黑魚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