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1 / 2)

這些苗得趁著清明節以前趕緊種下去, 成活率才高。

地裡種的最多是桃樹,一來桃樹苗好育,他前世培育得最多的也就是桃樹,一共有九個品種都是他自己培育出來的, 早桃晚桃, 從陽春三月到九月, 一直都有桃子賣。還能釀些桃花酒,他空間裡有好幾個方子呢。

至於梨樹,這邊有一種叫棠梨的植物,隨處可見, 宋玉安不打算浪費地去種植,就在他買下來的板栗園邊上就有許多棠梨,他打算過兩天就折了枝去嫁接。

那些都是老棠梨樹,根深樹壯,一旦嫁接活了, 那長起來可不是新樹能比的,說不準嫁接後今年就能掛果 。

再就是葡萄, 這也是目前成本最高的, 因為這是短藤葡萄, 所以葡萄地裡要立水泥柱, 拉鐵絲網。

苗種下去以後,還得去批水泥和鐵絲的條子, 買回來做柱子。兩個月之內得立起來把鐵絲網拉好, 不然葡萄藤可就滿地亂爬了。

葡萄賣不完可以釀酒, 所以宋玉安種的也不少。

剩下的櫻桃楊梅蘋果什麼的,數量就不多了,一個是苗少,另一個呢,目前也沒有那麼多地。

他還得拿出一部分地來育苗呢。獨木難以成林,宋玉安包地又能包多少,想要發展成為種植大縣,最後還是需要群眾的力量。

可農民們餓肚子餓怕了,你就算和他說的天花亂墜,他也不會同意把地拿出來種果樹。

隻有種出成果以後,他們看到了切切實實的利益,才會相信,這件事真的可行。

宋玉安這一片地,說到底還是和那幾百畝玉米一樣,是拿出來做展覽的。

但也不少了,宋玉安看了一眼在地裡忙活的葉家眾人,他果然是有福氣好,找到了一個這麼好的嶽丈。

彆看葉家人天天都來幫忙,但其實除了葉紅軍葉寶珠,其他人心裡沒幾個支持宋玉安的,都覺得他是在瞎胡鬨。

但家裡一直是葉衛軍在做主,而且葉保國這兩年也習慣了聽宋玉安的話,所以葉家二房的地都拿了出來跟著宋玉安種果樹。田則留著種植水稻。

康彩萍身體不好,三嬸和三叔已經決定,等寶珠回來以後,他們會繼續留在京城幫三哥照顧孩子。宋玉安直接把京大附近的小院子過戶到了三叔名下。

三叔就把他們一家分到的包產地和山頭都給了宋玉安,老爺子怕以後萬一出個不孝兒孫,還主動簽了五十年的合約。

至於葉家大房,大伯和大伯母這種情況哪裡是能種地的,宋玉安答應每個月按月給錢以後,大伯母就爽快的答應把家裡的地拿出來。

分地的時候都是按本家宗族來劃分大片的,也就是說,宋玉安的這些地是連在一起的,這樣也省了他許多力氣。

第一批育出來的果苗都種下去了,起碼要長一年,才能鋸了嫁接,這是長久的投入,但以後的利潤是可觀的。生活漸漸富裕以後,人們都喜歡吃點水果零食。

而這個時候國家交通不方麵,南北的水果流通不多,幾乎都是水果罐頭。這是九十年代最受歡迎的年節禮,宋玉安打算兩年之內,在夏縣建一個罐頭廠。

上次日本人的事情提醒了他,地方官員想要搞政績,夏縣就不可能不設廠,以如讓外麵的人來弄些亂七八糟會汙染的廠子,不如自己來發展。

他在夏縣找了個跑腿的,專門幫他打聽哪裡有地賣,合適的他都買了下來攢著,留著以後開廠開店。為了買這些,他收集的黃金都出手了一部分。

果樹種下去以後,宋玉安開始找關係找人來打井,這是海拔高的旱地,一般的水井肯定不行,旱災的時候扛不住。到那時候再去找,人地質隊的忙著政府抗旱救災,怕都沒有時間理你。

前世他就知道一個浙江老板,去雲省包了上千畝地種葡萄,一開始就是抱著僥幸心理,想著上遊有水庫,舍不得花錢打井。

頭一年還好,風調雨順,結果第二年六七個月滴雨未下。水庫裡的水要緊著村民生活用水,連田裡的水稻都顧不上了,哪裡還有水給他灌溉葡萄。

政府宣傳抗旱救災以後,地質隊的同誌們都去村寨裡打井了,這種要命的時候花錢都沒用。

最後那一批葡萄全部旱死在地裡,因為苗是宋玉安新研究的品種,就是他現在種的這種,所以這事他有印象。

宋玉安是一個喜歡未雨綢繆的人,斷不會把自己逼到那個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