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黨四歲零兩個月的時候,學了跆拳道,教練說他是天賦型,但對練時,他總是輸。
這次又輸了。。。
他耷拉著腦袋下台。
戎黎坐在觀戰區,第一排,一雙長腿往前伸著,不笑的時候氣場太強,把旁邊的教練襯得像路人。
“為什麼不還手?”
黨黨說:“我不喜歡打人。”
這一點,黨黨不像戎黎。
戎黎是攻擊型,不反對用暴力解決問題。
“你可以不主動攻擊彆人,但如果彆人攻擊你,你就必須還擊回去。”他給了黨黨幾秒鐘的消化時間,“懂了嗎?”
黨黨很聰明:“懂了。”
“上去。”
戎黎有勝負欲。
黨黨其實也有,隻是小君子不會輕易動手。
第二輪對練開始,戎黎讓教練換了人。
先換了個五歲大的黑帶一段,一段全程沒碰到黨黨一下,還摔了打大馬趴,哭著向他媽告狀去了。
然後換了個六歲大的黑帶三段,三段踢到了黨黨一腳,黨黨回擊,一招把三段KO。
不錯。
戎黎頗為滿意:“以後在外麵也是,挨打了要打回去。”
這是戎黎的教育觀:
可以不打人,但絕對不準挨打。
也不是總這麼強硬,戎黎也有柔和的時候,比如帶黨黨去看牙醫。
黨黨像他,嗜甜,有兩顆齲齒。
戎黎帶他進診室的時候,剛好有人在補牙,機器鑽牙的聲音聽著都讓人牙根打顫。
“爸爸,我害怕。”
黨黨平時膽子不小,但也到底才四歲零三個月,奶粉還沒戒。
“不用怕,補牙不疼,我也補過。”戎黎難得說話這麼輕聲細氣,“醫生給你弄牙齒的時候不可以說話,但如果你覺得很疼很疼,可以戳一下我的手,我會讓醫生停下來。”
“如果一點點疼呢?”
戎黎瞥了他一眼,打開遊戲:“忍著。”
“哦。”
戎黎一局遊戲打了八分鐘,結束的時候剛好到黨黨了。
補牙不疼,就是有點酸。
之後,戎黎管黨黨吃糖管得很嚴,徐檀兮管戎黎吃糖也管很嚴。
戎黎有時候也會很嚴厲,他真正動怒的時候,會連名帶姓地喊黨黨。
“戎九思。”
螺絲刀掉在了地上。
黨黨抬頭。
戎黎走過來,把螺絲刀撿起來:“這個哪來的?”
電視機開著,剛剛隻差一點點,螺絲刀就要插進插座了。
黨黨知道自己闖禍了,立正站好:“抽屜裡拿的。”
“你自己拿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