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搖頭,堅持己見,“先生,美酒很好,隻是不適合孤。對於有閒情雅致和空閒時光的人來說,美酒就是知己好友,是人生三大樂趣“詩酒茶”其中之一。可是對於孤而言,隻有酒香奪智,酒者燒身烈焰。”
老先生明白太子殿下自持穩重的意思,可還是不大認可,皺著眉頭,想了一下,終於想到了一個好理由,“太子殿下在和那些蒙古台吉們會盟的時候,也不喝酒?豈不聞,三杯能和萬事,一醉善解千愁?”
胤礽還是搖頭,舉行宴會或者參加典禮的時候,給他喝的一般都是白開水。
眼見“黃包子”還是不為所動,傅山先生卻是被激起了興頭,他非要讓“黃包子”有一天能和他痛痛快快的暢飲一番不可。
苦思片刻,傅山先生終於又想到了太子殿下肯定會感興趣的一件事兒,立刻興致勃勃的說道,“太子殿下,可聽過大相國寺的“酒色財氣詩”?”
胤礽聽了果然來了興趣,他對於宋朝君臣在大相國寺以酒色財氣為題,先後和詩,各抒己見,情趣彆致的這一段兒千古佳話,一直都很是欣賞肯定。
“孤當然知道,隻可惜的是,大相國寺那堵題有君臣和唱墨寶的粉牆,早已不複存在了。”
傅山先生閉著眼睛,美滋滋的擼了一把胡須。他就知道,皇上不會把這樣的小事兒告訴太子殿下。
得意洋洋的老先生,麵對胤礽的詢問的小眼神兒,歡喜樂嗬夠了,才終於大度善良的開了尊口,“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人世間,失而複得的事兒,可是不少吆。”
果然如他所料,“黃包子”聽到這個消息就會驚喜非常。瞧這雙桃花眼亮的,哎吆吆,幸好這裡沒有小姑娘。
胤礽可不是又驚又喜嗎?他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深以為憾。沒想到峰回路轉,居然會把那堵粉牆給找了回來。要知道,在原來的曆史上,那堵粉牆可是徹底的消失了的。
大相國寺的“酒色財氣詩”的故事,是發生在民風自在,文豪輩出的北宋時期。
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有一次到大相國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和尚外出,住持和尚就請蘇東坡在禪房休息,並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
東坡先生獨自斟酌,不覺有些微醉,偶然一抬頭,就看見粉牆上新題的佛印和尚的一首詩,“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性情豪爽樂觀,一向對生活充滿熱情的東坡大文豪,發現這首詩寫得雖然是頗有哲理,卻是四大皆空,禪味太濃,讀來有意誌消沉之感。
他做人的態度一向是,既然人世間離不開酒色財氣,想躲也躲不開,那為何不能來個因勢利導,化害為利呢?問題的關鍵,不過是如何掌握一個“度”而已。
於是,蘇東坡先生當即就在佛印和尚題詩右側,題上了《和佛印禪師詩》一首,詩中寫到:“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題畢,把筆一擲,乘著醉意,他就離開了禪房。
第二天,神宗皇帝趙頊在臣子王安石大人的陪同下,恰巧也來到大相國寺休閒賞玩。
神宗皇帝看了佛印與東坡的題詩,覺得很是風雅,彆有一番瀟灑不羈的鬥詩情趣。於是就笑著對王安石說:“愛卿,你何不和詩一首?”
王安石大人聞言遵命,略一沉吟,當即揮筆在佛印題詩左側,題上了《亦和佛印禪師詩》詩一首,“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王安石先生乃是華夏幾千年來難得的大政治家,大改革家。
他以詩人的才情聰慧,跳出了前人古人的老套子,機智巧妙的將酒色財氣與國家社稷,百姓生計結合起來。給人人恐懼的“酒色財氣”四大害,賦予了新的勃勃生機和喜慶樂嗬的色彩。
神宗皇帝對於愛卿的才華抱負深為讚賞,乘著這大好的興致,就在粉牆最上麵寫了一首詩附和,“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這一段君臣與民同樂的趣事被後人津津樂道,那堵粉牆也被大相國寺當成了寶貝一樣,供起來給香客遊人參觀。可是前朝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大相國寺在一次人為的黃河決口中被大水淹沒,那堵粉牆就不知所蹤了。
大清入關以後,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下令重建大相國寺。
康熙十年,康熙皇帝下令重修藏經樓,這些年更是不斷的翻修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等,大相國寺恢複了以前的“金碧輝映,雲霞失容”。
巍峨壯觀,輝煌瑰麗的大相國寺,又有了以前名動天下的氣勢,香火鼎恒,遊客如織,慕名前來學習佛法的各國僧人絡繹不絕。
作者有話要說: 撒嬌打滾兒求評論,還差50就到四位數了,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