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1 / 2)

既然是遵循古禮結親, 當然是要自己親自出宮,騎著高頭大馬,抬著放有康熙皇帝禦筆親寫“龍”字的鳳輿, 把大格格吹吹打打,熱熱鬨鬨的接進宮裡來。

不管其他人認為這個行為是如何的不合乎禮製規矩, 少年太子對此一直都很是堅持, 康熙皇帝和禮部官員們拗不過他,無奈之下隻能點頭答應,讓大清國儲君和其他普通老百姓家的男兒娶妻一樣, 親自去接新娘。

等到身穿繡著五爪金龍大紅新郎禮服的胤礽帶著他一群黃帶子紅帶子, 一路閃瞎人眼的趕到瓜爾佳府的時候,不確定太子殿下會不會親自來接的倭黑夫妻和瓜爾佳族人們,驚嚇過後就是嘩啦啦的跪倒,榮耀歡喜的迎接太子殿下的駕臨。

胤礽倒是神色平靜, 叫起眾人,等禮儀官完成“三書六聘”中的最後一道迎書儀式,他就和兄弟們, 宗室的堂兄弟們一起來到大格格的院子。

大格格的親弟弟傅爾丹還沒剃頭, 她和幾個庶出兄弟相處的又不大好,所以胤礽今天不光是親自來迎親,還打算親自把大格格從她的院子裡直接抱到大門口的花轎裡。

得益於這個君權大過天的時代,縱然瓜爾佳一族的男兒們想要有心阻攔一下,也不敢真的怎麼鬨騰,把兄弟們留下應付這些喜慶的私纏, 胤礽散完自己手裡的金瓜子金花生後,很快就站到了大格格的麵前。

身著龍鳳同合袍,安靜的端坐在榻上,頭上已經蓋上了大紅蓋頭的大格格,感受到太子殿下慢慢接近的氣息,看著映進眼中的這雙繡著五條龍紋的大紅鞋麵,嘴角不自覺的揚起一抹甜蜜的笑意,他還是親自來接她了,真好。

“格格,孤來抱你上花轎。”少年太子的聲音沉穩安定。

怔楞之下還沒反應過來的大格格,就感覺自己的身體突然騰空而起,好像是被太子殿下打橫抱著。暈暈乎乎中情不自禁在蓋頭下麵傻笑不止的大格格,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居然是,自己好像挺沉的。

上次稱重好像是八十斤,再加上頭上的這些飾品鳳冠等等,九十斤肯定有了。可是她又不敢動彈,還不能說話,隻能緊緊的抓著手裡的蘋果和金質雙喜如意,任由太子殿下抱著她大步離開自己的小院子。緊跟著第二個想法是,她的小院距離瓜爾佳府的大門,好像挺遠的。

匆忙趕來的大格格的族兄,也就是本來說好了的來背大格格上花轎的年輕人,看著這個情況,乾瞪著眼睛不敢出聲阻攔。太子殿下這簡直是···,是什麼呢?平時文采不錯的他此刻也說不出來一個道道。不過他決定了,等自己明年大婚,他也親自抱著媳婦兒上花轎。

胤礽穩穩的抱著大格格,不急不緩的穿過庭院來到前院,一路上無視眾人各個眼睛快要掉出來的模樣,對於大阿哥帶著一幫子宗室少年們的鬨騰歡呼聲也當聽不見。等到宗室的福晉們用藏香熏好鳳輿,驅除邪氣後,就乾脆利索的把大格格放到了花轎裡麵坐穩。

本來心裡悲傷難忍眼眶紅紅的倭黑大人和鈕鈷祿福晉,還打算在寶貝閨女上花轎前說幾句話來著,可是他們此刻隻能睜大眼睛呆呆的看著這一幕,呆呆的跟著眾人一起恭敬的跪送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今天好好做個小公爺的傅爾丹小舅子,乖巧的跪在阿瑪額娘的身邊,沒有和其他人一樣趴伏在地,小家夥高高的抬著頭,滿眼崇拜的瞅著太子殿下好像很輕鬆的抱著,自己一下也抱不動的親姐姐上了花轎,隻覺得太子殿下簡直不要太巴圖魯。

整個皇城裡頭的滿清老少爺們,都因為太子殿下這個巴圖魯的表現議論紛紛,一傳十十傳百的,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一樣,飛到了皇宮,乃至各個翹首期盼卻進不來皇城的大清國老百姓的耳朵裡。

終於要娶兒媳婦的康熙皇帝等在紫禁城裡頭,心裡的緊張激動就好像是當初自己大婚的時候。他聽到身邊有人和他說話,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轉過頭來一臉迷茫的問他旁邊的禦前行走容若大人,“你說什麼?朕沒聽清楚?”

容若大人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的春光燦爛,“回皇上,奴才剛剛說,太子殿下親自抱著太子妃上的花轎,從太子妃的院子到前院再到大門口。”

小太子不錯,夠巴圖魯。太子妃沒有年長的親兄弟,湊活著讓一個族兄背著上花轎,確實是有些委屈。

“現在滿京城的老百姓都在說,太子殿下是真正的巴圖魯。以後我們滿人家的姑娘出嫁,家裡若沒有親兄長背著,就讓新郎官背著或者抱著上花轎,奴才以為此舉挺好。皇上以為如何?”

康熙皇帝因為兒子非同常人的做法嘴角抽搐幾下,他就知道那個小子不會老老實實的和其他人一樣簡單的迎個親。心裡頭因為兒子的這個舉動驕傲不已,臉上卻是故作矜持點頭。

反正皇家的阿哥們都打小兒學文學武,力氣夠,不怕。以後哪個新郎官因為抱不動新娘子被累的牛喘,甚至是直接累趴下,怪自己平時鍛煉太少。男子漢總不能弱的抱不動自己媳婦不是?

康熙皇帝一臉驕傲,卻不知道他後宮的妃嬪們,包括皇貴妃娘娘各個都是心裡頭酸水直冒,心情無比複雜。整個紫禁城,也就皇太後和大福晉是以正室之禮被迎娶進門的,可是她們誰也沒有這個待遇不是?更何況,毓慶宮裡頭,目前為止連個裝臉麵的良娣都沒有。

太皇太後和蘇茉兒姑姑相視一笑,她們可以相信,這兩個孩子,將會獲得皇家幾代人都沒有的幸福。

“我以後嫁人的時候,也要和太子殿下,大格格這樣。”張英的小孫女兒甜姐兒捧著臉,一臉夢幻。她的弟弟們也都還小,肯定背不動她,她也不想要那些臭臭的族兄們背她。

李光地家的女兒這些年更沉穩了一些,聽了甜姐兒的話,臉蛋紅紅,沉默不語,不過心裡頭也是下定了決心。

博爾濟吉特王妃看著女孩子們都是一副春心萌動的模樣,在心裡無奈的搖頭。小姑娘們都隻看到太子殿下多麼巴圖魯,卻不知道,重要的不是太子殿下這個驚世駭俗的巴圖魯的舉動,而是這個舉動後麵的心意和愛護。

“太子殿下真巴圖魯也,以後我也要抱著媳婦上花轎。”軍事學院的學子們各個都在心裡做了決定。他們又不像國子監那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隻能自己心裡頭想想,背都背不動嗎,更何況抱著自己媳婦走那麼多路。

國子監的“弱雞們”,迎著工學院,商學院,軍事學院的冤家對頭們意味深長的目光,各個目不斜視,裝作沒看到,然後偷偷的在心裡頭下定決心,打今天起好好的跟著武學老師學習,刻苦鍛煉身體。抱不動媳婦什麼的,絕對不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至於那些家裡沒有兒子或者兒子比女兒小的父母們,好像一下子被打開了任督二脈一樣福至心靈。不愧是他們的金童太子殿下,夠男子漢,夠巴圖魯。以後他們家閨女出嫁,也這麼著。什麼?從閨房到大門口的花轎太遠你力氣不夠,背不動?抱不動?那你還娶啥媳婦?回家再吃三年奶去。

為了滿足廣大老百姓親自瞧瞧他們的太子殿下娶親的盛大場麵,禮部製定的迎親路線是先出皇城,在四九城繞一圈後,轉正陽門進皇宮。所以今兒四九城的老百姓看看長龍一樣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心裡頭都是特彆的滿足興奮。

連同那些從各個地方專門趕來湊熱鬨的大清國子民們,一個個都是激動難耐,臉色紅撲撲的,倆眼放光,就好像是他們自己當年大婚的時候那樣的期待歡喜,笑逐顏開。

“爹爹快看,太子殿下真好看。”小胖娃娃熱切的盯著馬身上的胤礽,激動的大喊出聲。

周圍的人群發出善意的笑聲,“太子殿下天上金童下凡,當然好看。”

“彆說小孩子,我上次在西山遇到太子殿下,也是看的入迷。”

“想要多看太子殿下一眼,就常去西山轉轉。哎吆,我那年在西山打獵遇到太子殿下,他還是十來歲的模樣,轉眼間太子殿下就娶太子妃了。再過幾年我們就可以有皇孫了啊。”

“美得你吆。皇上剛剛頒布的新法令,你不知道啊?太子殿下要等到十六周歲才能圓房。也就是說,我們要等到小皇孫出生,至少,還有六年。”

“六年就六年,等著就是。二十年前看皇上大婚,現在又親眼看著太子殿下大婚,老夫這輩子福氣旺,肯定能看到皇孫大婚。”

“嘿嘿,咱們趕上這個太平盛世,福氣都旺,好好保養自己的這個身子骨,說不得真能看到皇孫大婚。二小子,把那個早生貴子的煙花多放幾個,多用力氣,放高點。”

“好嘞,爹。你瞧好就是,孩兒保證壓過對麵的煙花。”

興高采烈的老百姓們大聲的說著笑著,飽含祝福的目光一路追隨者迎親的隊伍。看著他們豐神俊朗的太子殿下,端坐馬上一派肅穆莊重的模樣,載歌載舞,歡呼雀躍的同時,又都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太子殿下這是還沒情竇初開吆。

其他的新郎官,哪個不是樂的跟個二傻子一樣,滿臉的春風得意,喜氣洋洋?不過他們轉念一想,又想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這些年青梅竹馬,生死相許的深厚情誼,都默默的在心裡頭念叨,這樣兩小無猜的婚姻對他們神仙一樣的太子殿下而言,或者更好。

太子殿下有太子妃陪伴,相濡以沫,相扶到老,小夫妻兩個一輩子舒舒心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比什麼風花雪月都好。

他們的太子殿下既不會和世祖皇帝一樣折騰,也不會和當今皇上一樣娶了滿宮的女子,他會永遠和太子妃和和美美的白頭到老。

大清國太子的大婚之禮,如此一件舉國若狂的國之大事,自然是人山人海,歡聲如雷。花轎經過的街道兩旁都擠滿了人,牆頭上都站著人,各國的僑民們,使館的大人們也都站在窗口惦著腳觀看。

這樣的國之慶典,哪怕倭黑大人把自家陪嫁的嫁妝一縮再縮,它也不能少到哪裡去,更何況今兒還要把皇家昨天送來的聘禮,再一箱一箱的儘數抬回去,以示瓜爾佳一族的大家氣度和家族裡對自家閨女的疼愛。

滿城的老百姓就喜滋滋的看著,太子妃娘家長長的嫁妝隊伍連綿不絕的冒出來,前頭到了正陽門,後頭還有箱籠沒出瓜爾佳府,真真正正的十裡紅妝,滿城歡騰。

一擔擔、一杠杠都是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之物無所不包。蜿蜒數裡的紅妝隊伍從瓜爾佳府一直延伸到皇宮,浩浩蕩蕩的,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大清人們的吉祥喜慶,炫耀著大清人們的繁華富足。

年輕英俊的禮部持節正副使們騎著駿馬在前頭開路;身姿挺拔的鑾儀衛校尉抬著鳳輿,穩穩的跟在胤礽的寶馬後頭;大太監們走在花轎的左右坐著護持的姿態;精神抖擻的內大臣侍衛在隊伍最後騎馬護從。鑼鼓喧天,八音迭奏,一路向皇宮進發。

其實,在滿人入關之初,大清皇室對於漢文化的各種理念還處於相當模糊的階段,大婚當日皇後或者太子妃由哪個門進宮,與皇後或者太子妃的身份並無直接聯係。順治皇帝第一任皇後當時因為住在東華門內,就近直接從協和門入的宮。

現在隨著滿清的漢化程度加深,按照漢家禮法,迎娶皇後或者太子妃必須走皇宮正門,才足以表達其與皇帝或者是太子同尊並重的地位,才符合華夏人“中”與“正”的觀念。具體的體現就是,禮部對於這次胤礽迎親隊伍的進宮路線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大清門中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中門—端門中門—午門中門—太和門中門—中左門—後左門—毓慶宮大門台階下。

除了胤礽,其他人到了金水橋都下馬步行,到了毓慶宮大門後,正副使與內大臣侍衛都已經完成使命退下,胤礽也翻身下馬,在鐘鼓齊鳴聲中,接過大阿哥遞過來的弓箭,在眾人鼓勵的目光下,刷刷刷三箭射出,落在花轎的前方。

恭侍一旁待命的宗室福晉們立刻上前,導迎著大格格走出鳳輿,低身恭敬的接過她手中的蘋果與金如意後,福晉們又遞給她一個裝有珍珠、錢幣等各種金銀財寶的寶瓶。大格格懷抱寶瓶,利索的跨過火盆,就進了毓慶宮。

從毓慶宮大門到後殿還有一段距離,大格格在福晉們的牽引下,穿著花盆底走的穩穩當當。後殿的門檻上設有一個馬鞍,馬鞍下壓著兩個蘋果,寓意平平安安,隨著禮儀官的高聲唱和,大格格高抬腳從上麵跨過去後,就在眾人的哄笑聲中被送到了洞房的帳子裡頭做好。

至此,奉迎太子妃的禮節儀式算是結束。後頭那些拜天地,掀蓋頭,行合巹禮,吃子孫餑餑長壽麵等等儀式自是熱鬨非凡,無法用語言描述。

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又以金線連柄,禮儀官將倭黑大人夫婦親手釀造的甘甜美酒倒入兩瓣苦澀的葫蘆瓢中,胤礽和大格格各拿一瓢,同飲一巹。隨後禮儀官又將這兩瓣瓢嚴肅鄭重的合起來,讓他看起來依然是個完整的葫蘆。

完好的葫蘆象征著婚姻將兩個人連為一體,永不分離;一同喝下又苦又甜的美酒,寓意著夫妻二人從此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可能是今天的氣氛實在是太多熱烈美好,也可能是親人的熱情太過高漲興奮,一直坦然鎮定的少年太子,牽巾三拜後牽著大格格被眾人送入洞房後,用金杆挑起大紅蓋頭的那一刹那,居然猝不及防的晃了晃神。

他第一次深切的意識到,自己成親了,妻子是大格格。大格格很好看,渾身閃閃發光,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日出一樣,波瀾壯闊,絢麗多彩,緊緊的抓著他的五官感知,震撼他的靈魂。讓他於那一刻忘記了周圍喧鬨的人群,好像置身於碧藍的海水裡,迎著太陽的光輝擺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