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偷瞥一眼乾隆,隻敢在心裡讚歎:架空皇帝並不新鮮,嘉靖皇帝的內閣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把這事兒立法就太絕了!鐵打的皇室,流水的內閣,以後百姓再也不擔心昏君主政,皇室也不擔心被趕下台。果然是三千年未有!
可惜大清學不來啊。
康熙皇帝設置南書房、雍正皇帝建立軍機處,都是為了稀釋內閣大臣的權力,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父子倆努力了近百年,才把皇帝的權力發展到曆史頂峰,乾隆怎麼會走回頭路,放權給內閣?
他的主張和野心,可絲毫不遜於父祖。
輔政大臣之一,康熙第十六子,雍正的弟弟,莊親王愛新覺羅允祿,第一個跳出來維護皇權,他說:“就算知道人家好,也不必處處照搬吧?小心邯鄲學步,失其故行。”
乾隆另一個皇叔,十七爺果親王自然也要維護皇權,附和道:“是啊,適合小國的路線,未必適合我們。向強者學習,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大清有自己的路要走。”
訥親也趕緊糾正胡爍:“既然他們強在蒸汽機、紡織機和船堅炮利,咱們把這些拿來足矣。”
張廷玉暗自搖頭,可他是個漢臣,這種時候開口,被乾隆誤以為支持君主立憲就要死翹翹了。
鄂爾泰腦子轉的快,也比較敢說:“可是我聽格格的意思,蒸汽機和紡織機正是國王和大地主們的克星啊。他們擁有的是土地,靠稅收和租金獲得財富,用這些財富管理軍隊和臣民。而商人擁有了蒸汽機和紡織機後,迅速積累大量財富,為了賺更多錢,他們會占用更多農田,還會蓋更多工廠。隨著工廠越來越多,規模不斷擴大,招用的工人越來越多,願意從事農耕的百姓就越來越少,國王和大地主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少。當財政入不敷出時,國王必然要關閉工廠、限製商業,那商人和工人必然就會造反。如此一來,君主立憲好像不可避免。”
胡爍:牛掰。我都不知道君主立憲製是怎麼產生的,你自己琢磨出來了,真不愧是肱骨。等朕登基,繼續用你!
訥親臉色慘白。
莊親王和果親王也垂頭喪氣。
要富強就得民主?
封建皇權一定會被資本主義打敗?
這局到底怎麼破?
乾隆適時站出來給他們打氣:“天無絕人之路,所幸我們已經知道未來,而且還有七十年時間去改變。若實在無法,大不了趁他們現在弱小,全滅了。”
大家不約而同地望向那把冷森森的加特林,隻覺得遍體生寒。
不到萬不得已,華夏禮儀之邦,絕不會侵犯他國。何況他們單個雖弱,聯合起來仍不可小覷。大清海軍就是空架子,西北準噶爾部也還沒搞定,真要打上去,勝負難料啊。
正在他們愁眉苦臉之時,又聽乾隆說:
“富察氏前生忠君殉國,今世帶來預警、進獻加特林機槍,居功甚偉,朕預備封她為護國公主,賜宅大理、安享餘生,眾卿以為如何?”
活躍的十六爺又是第一個發言:“請皇上三思!”
大侄子呀,就這麼一根救命稻草,你把她送走了,咱們再溺水了怎麼辦?
十七爺跟著附和:“皇上啊,於情於理,臣等不該阻攔,可是富察氏親曆未來,可謂知己知彼,還從英賊那裡偷師了很多未來科技,她對我們逆轉敗局至關重要啊。”
訥親還想依靠這個神通廣大的外孫女權傾朝野呢,哪能放她去大理沉寂!
他連忙諫言:“遠的不說,改造加特林還有批量生產,都離不開她啊。”
乾隆故作為難:“可是她畢竟是個女子,又是朕的兒媳,拋頭露麵總歸不合適,頻繁與外臣接觸更是於禮不合。”
十七爺一跺腳:“哎呀,那都是上輩子的事兒了!再說,和大清江山比起來,這些算得了什麼?”
就差把迂腐二字拍他臉上了。
十六爺又道:“以婦人的身份在外行走,確實有損皇家威嚴,也不利於教化百姓。但作為朝廷官員就自由多了,想去哪兒去哪兒,想和誰見麵就和誰見麵,為了公事無可指摘。”
大清連女皇帝都有了,封個女官不過分。
鄂爾泰立即反對——他總是這樣,雖然我沒有更好的建議,但我就是不支持你的爛主意。
他們熱烈地爭論起來,冷不防被胡爍打斷。
“諸位大人,我從小受的教育是相夫教子、安分守己,上輩子苟且偷生、領兵打仗都是命運所迫。現在有皇阿瑪、有你們這些棟梁,大清必會平安無虞的。能借姑姑的身子重活一次,可能是神佛給我的補償,我想過祥和平靜的生活。”
嘴上撒著彌天大謊,心裡卻在想:千萬彆問我什麼是相夫教子,一個字都編不出來。
富察齊川聽她提起蘭月,當場灑淚,哽咽著哀求兩位王爺:“犬女半生淒苦,請王爺們憐惜一二,就讓她退居鄉野吧。這也是……也是小妹的心願。”
十六、十七急了,“她是很可憐,可是大清亡了呀!”
她隻是失去了貞潔和性命,我們可是失去了主權和種族!
最後他們說服了彼此,說服了乾隆,唯獨沒有說服胡爍。
此後七天,鄂爾泰代表內閣,十七爺代表宗室,拿著最新方案和承諾,屢次登門勸說,終於說動了她(放下了架子)。
這才有了今日朝堂上那一幕。
對胡爍來說,這就是走個過場,好叫乾隆朝大臣知道,姐答應給你們抱大腿了。
明香高興道:“太好了,往後格格就有身份了,想進宮就進宮,娘娘們隨時都能見到您。”
富察蘭月銷號後,胡爍一直沒有身份,不便外出,也不便見人。
有的娘娘是真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