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天祥國京都的盛況,都知道這裡日子好過,隻要在這裡勤奮些,都是有無數機遇的。
很多海外來的傳教士都說,他們從未見過這麼宏偉的城市,更沒見過人口如此多的城市。
對蘇菀謝沛來說,人多就意味著事情多,整個城市的衣食住行,甚至下水排汙,垃圾堆放,什麼東西全都要整修一次。
也幸好現在朝堂富裕,又整頓了幾次官員問題,這才騰出手收拾。
收拾的結果也就是北域過來送文書的人看到的。
他們在北域,那邊地廣人稀,一年有九個月十個月都是寒冷的。
如今猛然回到京都,竟然有點不適應看到這麼多人,摩肩接踵已經不足以形容,聽說京都街道都擴寬許多,但該人擠人還是人擠人。
三月進到京都,隻覺得哪哪都是熱的,陽光也格外的好。
怪不得許多番邦人來了京都就不願意走,這京都街上甚至還有番邦人開的店鋪,裡麵載歌載舞好不快活。
聽說永崇街附近的幾條街都是美食小吃,回頭一定要去瞧瞧,蘇菀女官家的店鋪也在附近。
隻是她家限量出售,上午營業,下午晚上不開門,好像是去的人太多,也給周圍商家留點機會。
等事情辦完,他們也要去嘗嘗!
不過他們還沒忘記自己的職責。
土豆!
重要的是土豆!
耗時四年時間,終於成了!
種成之後,北域幾個郡府的長官算是發現,這東西確實適合他們北域來種,土豆不喜熱,熱的時候反而產量會降低,毒素增加,他們那邊不適合種其他莊稼,倒是很適合種土豆。
怪不得蘇菀女官派到他們那邊的人最多,這些年還陸陸續續送過去不少新品種的土豆,都是讓他們好好栽種。
現在終於有穩定的土豆秧苗了!
那產量,絕對能讓北域人人都吃飽,土豆確實不如大米小麥,更不如肉。
但能填飽肚子就行!
雖說這些年天祥國發展的不錯,但天災這種事誰也阻止不了,有備無患,大家都明白的。
等到北域送土豆跟文書的人進宮,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見到陛下跟蘇菀女官。
兩人詳細聽了他們所講,又仔細研究了送上來的土豆。
聽那些人說,他們隻覺得當時的陛下跟蘇菀女官,笑起來真的格外好看。
準確說,女官大人看土豆笑得好看,陛下是在看女官大人,也露出淺笑。
突然理解自家子女很喜歡看陛下跟女官大人的話本了!
確實有點意思!
看的他們都想回去找妻子好好笑一笑的。
說個體外話。
因為帝後的故事太過傳奇,而兩人也太過恩愛,這些年天祥國隱隱有種風氣。
那就是體麵人家裡,基本都不再主張納妾。
要是哪個婆婆敢隨意提給自己兒子納妾的事,多半會被周圍人笑話。
人人都想效仿帝後之間的感情,人家納妾了嗎?
不少女子也發現,她們也有底氣拒絕納妾,再說了,再不行好好讀書,再不行去習武。
萬一她們也能做女官呢。
現在不說京都裡女官已經很普遍,天祥國各地稍大的城市也開始有女官出現,特彆是江浙一帶,那邊民風本就更開放,科舉之風也盛行,那邊陸陸續續出現女官也不足為奇。
還有蘇菀女官身邊的女侍衛們,特彆是雯沁海珂,兩人可大名鼎鼎的高手,聽說明裡暗裡擋過不少刺殺。
當然想來刺殺的部落國家,現在已經不複存在,有幾位女將軍帶著部下踏平那些地方,都是為了女官大人報仇,甚至女官大人都沒來得及阻止,那些部落國家的首領已經沒了。
所以結婚過不好也沒事,大不了開啟第二人生。
這都是題外話了,北域來的人還是更重視土豆,畢竟他們四年的心血都在上麵。
現在見陛下跟女官大人如此重視,他們自然也高興。
天宛十年,五年前又被翻出來的土豆終於開始前麵種植,得益於現在天祥國的交通跟傳達政令的迅速,也得益於對京都的信任,全國各地都在盼望能夠種植土豆。
年初,從北域育好的土豆秧苗送往全國各地,當然不是免費的,肯定要給育苗的農戶交錢,同時還要給當地稅費。
靠這些秧苗錢,北域各個地方都小賺一筆。
同年六七月,所有認真種植土豆的地方全都大獲成功,稱重出來的重量讓人不敢置信。
一畝地最差也能有八百斤?!
這正常嗎?!
培育較好的地方,甚至能有三千多斤?
要知道現在收成最好的占城稻,能收獲三四百斤的時候,已經讓人驚歎,這直接翻倍!?
這個結果彆說種植的人震驚了,京都朝堂也為這數字心顫,還是那句話,土豆確實不怎麼頂飽,但確實產量驚人,真的太誇張。
有些人還以為下麵虛報重量,等到實地的時候,發現所有稱重的人臉上都帶著同樣的不敢置信,他們已經信了五分。
等看著眾人把一畝地的土豆挖出來,去掉泥土,一點點稱重,這下不信也要信了。
怪不得蘇菀女官如此重視土豆!
怪不得當初那麼興奮!
有幾個已經退休致仕的老大人都回來關注這件事,還說起五年前蘇菀女官做的土豆宴,當時的美味他們現在還記得。
雖然這些年也有陸陸續續上供的土豆,女官大人也會賞賜,但到底不過癮,如果自己去北域買的話,價格又不便宜。
誰知道現在夏季土豆一收獲,原本以為會很貴的土豆,價格一降再降。
沒辦法,誰讓全國都在種,誰讓產量高到驚人。
想當初推廣糖油的時候,這兩種東西也是經曆過高價,然後慢慢往下跌,哪有現在的情況,直接降到普通百姓都能賣個烤土豆吃。
就在大家研究怎麼吃的時候,蘇菀女官的食譜已經發了下來。
最常吃的幾種方法都寫了上去,怎麼讓土豆變脆,怎麼讓土豆軟綿,全都有寫,而且還特彆說明有些地方不能吃,什麼情況不能吃等等。
好了,現在食材有了,食譜也有了,還不趕緊做起來!
可能這是罕見的,沒有經曆過一點點推廣,而立刻風靡全國的東西,更是被許多番邦小國帶到自己的國家食用。
不過要說缺點,那也是有的。
除了海拔高,地方較冷的地方之外,更多的土豆種植都不能自己留秧苗,畢竟種第二茬的時候,肯定會減產,還肯定會破壞土豆,所以接下來種種植方法也教導給大家。
至於自己不能留秧苗,那也隻能買北域培育的秧苗,隻有北域那邊才合適留種。
北域人怎麼也沒想到,他們這種貧寒之地,竟然能靠這個發家致富?
不枉他們這麼多年的辛苦!
有些想趁機賣高價的人及時被發現,秧苗定價權也有官府掌控,反正不會很貴就對了,算是薄利多銷,這樣對北域人來說,也是長久買賣,其他地方的人則也能買到合適的秧苗。
一家種個幾分地,其實就夠溫飽了。
剛從海船上靠岸的宿闖猛然聞到一個久遠又熟悉的味道。
跟著他的手下也道:“這什麼香味,聞著不錯啊。”
說話間,宿闖已經走到旁邊正在吃飯的船工身邊,見他們三四個人分吃一份大盤雞。
一隻兩斤的雞子,裡麵添了木耳,添了大量的土豆,每個人都能吃到肉,還能吃到美味的土豆配飯。
“土豆!竟然是土豆!”宿闖立刻道,“還是大盤雞,你們怎麼會做的?!”
他年初二月出的海,那時候還沒他心心念念的土豆,更沒有大盤雞,現在才九月,怎麼碼頭船工都在吃了。
這船工吃的頭也不抬,開口道:“你們剛出海回來吧,土豆大豐收,便宜得很,還好吃得很,快去嘗嘗吧。”
“對,看你好像挺有錢的,可以去吃一下炸薯條,滋味極好。”
“是了,快去吧,這土豆可正好啊,雖說現在已經餓不著了,可食物充足的感覺就是棒。”
現在碼頭生意好,他們船工是餓不著的,但很多地方一有洪澇旱災,難免忍饑挨餓。
但有了這麼高產還好種的土豆之後,一切都不是問題。
沒有饑餓的日子,似乎突然就來臨了。
宿闖已經奔向心心念念的土豆了,吃的時候終於了解發生了什麼。
他五年前在京都皇宮吃的土豆宴,現在家家戶戶都能吃了!
這發生的也太快了吧?
說句不敢置信都是真的,之前聽他說了五年土豆的手下們,其實在其他大陸吃到過土豆。
但怎麼也比不上更適合他們本土口味的做法。
眾人已經興奮的喊著要連吃五天的大盤雞!
周圍食鋪的夥計們已經見怪不怪,這根本不奇怪嘛,蘇菀女官弄出來的東西一向都是好的。
現在細數起來,北邊因為土豆的出現,百姓們日子也越來越好,東南這邊也跟著受益不說,他們的商業更是越做越好。
每年海邊港口的稅費,都能讓天祥國的國庫充盈起來。
借此也發展出各種各樣的買賣行當。
西北那邊則是因為往西的商路暢通,已經跟更遠的帝國交易,那邊派出不少使者過來,商貿同樣有聲有色。
而讓西北這邊改變最大的,則是城牆攻防,他們這裡的駐地看著就巍峨,遠遠瞧著,就是銅牆鐵壁一般,守衛著天祥國的安危,隻要他們在這,那就是安全的保證。
這樣的保證同樣分布在天祥國四周,如此的強大的實力,誰都不會小覷。
土豆自然也傳到這些地方,在很多人看來,他們這輩子食物都沒這樣充盈過,這輩子的生活都沒這樣安定過。
這些要感謝誰自然不言而喻。
蘇菀女官跟陛下雖然遠在京都,但在他們眼裡,必然永遠尊敬,順便再看看以兩人為主的話本。
誰讓他們本地的鬆將軍都喜歡偷偷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