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一人,身形魁梧,體型龐大,各方麵都碾壓鄭大龍的存在。
那人也十分客氣,飛身下馬,對裡正抱拳道:“在下乃信陵君的門客朱亥!奉信陵君之命,特來取鼎!”
原來是信陵君的人!
戰國有四公子,他們分彆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勢力之強,僅次於一國之威。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
眼下這位名叫朱亥的人,就是信陵君的門客之一。以力大無窮而著稱,是信陵君身邊最得力的乾將。
根據曆史記載,信陵君的諸多事跡之中,被人耳熟能詳的竊符救趙的事件之中,朱亥就親身參與,甚至還親手斬殺了主將晉鄙,助信陵君奪得兵權,成功救下了趙國。
此刻,蔡家村的眾人聞言,也一下子來了精神,畢竟這可是王師!
而且又是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的門客,比剛才那什麼百夫長鄭二虎,不知高哪裡去了!
“不愧是信陵君的門客啊!一看就是知書達理的人!”
“比剛才鄭二虎那鄉野村夫,不知高多少倍!還得是信陵君啊!”
“哎,可惜咱們沒能守住寶鼎,要不然將此鼎交給信陵君的人該多好啊!”
村民們對著信陵君的門口,交口稱讚,心悅誠服。甚至還帶有一絲愧疚,沒能保住那尊九州鼎。
“朱大人!”裡正上前還禮,略帶歉意地說道,“說來慚愧,雖然本地出土了一尊九州鼎,但是卻沒能守住,被外人拿走了。”
“什麼!?”聞言,朱亥大驚,“誰這麼大的膽子,連我大魏出土的寶鼎,都敢搶奪?難道不怕魏武卒嗎?”
要知道,敢搶奪大魏出土的九州鼎,這已經可以上升到戰爭方麵的,無論是秦國還是楚國,大魏都敢攻打。
“不是他國的人……”裡正道,“是外麵來的人……”
接著,裡曾將葉風等人的來曆,簡單講述了一遍。
“原來是域外之敵!?”朱亥聽後,冷冷一笑,“不過是我大魏國境內,諒他們也跑不遠。”
說著,朱亥又對裡正一抱拳,道:“我這就帶人去追,勢必要將九州鼎給大王取回來!”
說著,朱亥立即帶人,就要去追趕。
“朱大人且慢!”裡正見狀,連忙攔阻,又繼續說道,“先不忙追趕,請聽老朽一言!”
“裡正請講!”朱亥一擺手,示意身後眾人止步。
裡正道:“剛剛有百夫長鄭大龍,已經先不去追趕了,即便朱大人現在去,恐怕也要落後一步!倒不如在此,以逸待勞,守株待兔!”
“哦?”朱亥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問道,“裡正的意思是,讓我在此,截獲鄭大龍奪回來的九州鼎!?”
此地是回大梁城的必經之路,在此守著,確實能夠搶奪下來。小小一個百夫長,朱亥要的話,對方不敢不給。
“這隻是其一!”裡正老謀深算,推測道,“如果那鄭大龍,真的能夠順利追回九州鼎,自然再好不過。但萬一失手了呢!?”
不等朱亥追問,裡正搶先一步回道:“朱大人,你可能還有所不知。那九州鼎一出土,似乎就跟葉風那外人,產生了某種神秘的聯係,仿佛識主一般,受其操控,可任意變化大小!”
“鄭二虎實力不弱吧?都被一鼎給壓死了,鄭大龍此次追殺,恐怕也討不到什麼便宜,搞不好還會被反殺!”
“所以,倒不如先讓鄭大龍去一陣,我們坐山觀虎鬥!”
聞言,朱亥皺眉道:“那依你之見,就不追了?可萬一鄭大龍失手,被那小子帶著九州鼎逃出魏國的國境,投往他國,可如何是好!?”
現在,人和東西都在魏國,還好說,可是如果被葉風帶著九州鼎,去往他國,到時候處理起來,可就麻煩了,而且牽扯到的人或勢力,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
裡正笑了笑,伸手道:“這就是老夫要說的第二點!”
“這其二,就是我賭他們三日後,必回此地!”
“那些人來自域外,他們的飛船,就墜落在我們蔡家村的村口不遠處!”
“之前我聽那個叫葉風的說過,三日後將召集他們所有人,一同返回家鄉!”
“現如今,他們有了九州鼎,甚至都不願意留在我們大魏國,說不定還是打算離開!”
“現在,他們的行程,或許隻是個幌子。最終的目標,還是在這裡!”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隻要我們看住了他們的那艘飛船,他們早晚必回!”
朱亥聞言,也跟著裡正,參觀了那艘大秦號超光速飛船,思索片刻,也覺得此言有理。
“那好!”朱亥點頭道,“那我們就先按兵不動,等那群人回來,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