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全加在一起看的話,似乎他胡惟庸妥妥的就是個走一步看三步的野心家啊。
不然的話,明明隻是個丞相,還是退了的前任丞相,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一個並非皇室宗親的外姓人,成了大明唯一一個允許開府建牙、儀同三司的存在,這裡頭要是沒點算計、說法誰信啊?
得!
胡大老爺一巴掌拍在了自己臉上,徹底無語了。
自己這形象,怕是以後都好不了了。
這大明第一寵臣、大明第一野心家的名號,怕是逃不掉了。
不過,胡大老爺僅僅隻是鬱悶了片刻就沒多想了。
與其想著這些還不如想想之後的路怎麼走呢!
彆人不清楚,他自己難道不清楚?
所有的努力、算計,除了有幾分是為了撫平自己心底裡的那份不甘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將來能更加安全、更加安逸的擺爛啊。
沒錯!
就是為了擺爛!
胡大老爺始終堅信,自己就是為了將來的美好擺爛生活才這麼努力、上進啊。
畢竟,先苦才能後甜嘛!
沒有安全的環境、良好的物質基礎,他怎麼擺爛?
總不能跟之前一樣,明明都躲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還得擔心朱元璋啥時候來個清理門戶把?
如今看來,還是把局勢掌握在自己手裡比較好。
想明白之後,胡大老爺深吸了口氣,轉而走到了書桌前,提起筆開始紙上勾畫了起來。
既然朱元璋都要去咱家當首相了,那這攤子,自然就得提提檔次。
以前他就跟個撿破爛的那樣,這裡尋摸個人那裡拾掇個人,畏畏縮縮的不像個樣子。
可如今好了啊,咱是正規組織了,能見陽光了!
那不得好好想想什麼人適合來咱家乾活?
看似這兒就是個搞笑一般的‘藩國’!
但若是加上前任皇帝、現任太上皇當首相,並且‘藩國’現行政策將來可能會被大明采用推廣全國呢?
這是不是就突然之間多了幾分重要性和神聖性了?
而且,胡大老爺也想開了。
這時候招人,不一定就一定要招將來能跟著走的啊。
完全可以先讓大明的英才們給自己努力乾活的同時,把那些要跟著走的人中堪用之人放在這些英才手底下學習啊。
如此一來,事情辦了、政策驗證過了,自己的人才經過了科學、係統的培養。
這不特麼妥妥的一箭雙雕?
辦了!
想通了之後的胡大老爺興致勃勃的便開始根據自己的‘記憶’開始勾勒了起來。
嗯,有些永樂年間的人才,是不是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琢磨了?
這要是能帶走那自然是最好的,哪怕不能帶走,那拿來使喚個幾年那也不虧啊。
胡大老爺越想就越是興奮啊。
而且,不僅僅是臣子的事兒要琢磨,這部門設置乃至‘國策’安排,也是需要胡大老爺提前安排出個大概來。
總不能到時候等朱元璋來了,讓那老登指手畫腳吧?
真要是那樣,這‘藩國’到底算誰的?
所以,苦一苦胡大老爺,幸福遲早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