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張遼帶著一千背嵬軍飛速殺來。
背嵬軍的士卒乃是精銳之中精銳,就像現在的軍隊之中各個兵王組成組成的老a.
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戰術多變,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
與敵人作戰時,往往在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
放在漢末三國,其實就是弓箭兵、弩兵、騎兵、大刀兵、長槍兵、刀盾兵等等各種兵種組合的合成旅。
隻不過背嵬軍將這些兵種濃縮成一軍。
一人當百,組合起來,威力無窮。
好比足球比賽,不可否認球星的個人能力強,能夠帶飛全場。
但是,你再強,其餘十人不配合也是白搭。
而背嵬軍就是各種兵種密切配合,通過各兵種的優勢互補,從而達到無懈可擊。
他們與後世的戚家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背嵬軍所在的嶽家軍,同樣也是如此。
嶽飛的嶽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可分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和背嵬軍等十二軍。
其中背嵬軍騎兵8000,步兵亦有數萬。
用現在的話來說,嶽家軍就是一個集團軍。
這扯得遠了!
當前,張遼已然熟悉了劉瑋給他指揮的這支隊伍卓越性能。
無論是在穀羅城的攻城戰還是野戰,抑或昨晚在偷襲奢延澤匈奴營地的戰鬥,張遼如獲至寶,將背嵬軍的威力逐漸發揮了出來。
如今張遼帶著一千背嵬軍來橫山,配合劉瑋將漢地最後一支匈奴勢力剿滅,麵對不到兩千匈奴騎兵,自然也是摧枯拉朽,橫掃六合。
還沒有半柱香功夫,張遼與一千背嵬軍已經抵達匈奴騎兵的外圍。
背嵬軍立馬分成了五十個戰鬥單元,在匈奴騎兵的背後發動進攻。
他們以二十人為一組,宛如50個楔子,一下子狠狠釘進了匈奴騎兵的陣型之中。
現在的匈奴騎兵雖然是屍突骨選拔出來的精銳,也穿上了董卓給他們支援的鐵甲環首刀。
可是,他們的戰術短期之時卻改變不了。
遊牧民族騎兵攻擊方式單一,用的多為群狼戰術。
騎兵成群結隊,如狼一般肆掠。
時日衝鋒,時而拉扯放風箏,利用騎兵的機動性讓步卒欲哭無淚。
這種戰術對漢人的步卒是十分有效。
然而,他們遇到背嵬軍這種已經是冷兵器時代頂級兵種存在,那就是妥妥的降維打擊。
還不到一會,一千五百多匈奴騎兵已經被切割為數十個豆腐塊。
等待他們的是不斷地被吞噬,墜馬,死亡!
而處在包圍核心的劉瑋,帶著侍衛營和燕雲十八騎不斷衝擊。
內外夾擊,匈奴騎兵越來越少,士氣也越來越低落。樂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對方太強大。
現在不僅誅殺劉瑋無望,就連逃走也是一個問題。
屍突骨從一開始的戰意滿滿到如今已經心生退意。
看來並州的董卓也是不靠譜的。
這讓他們部落來圍殺大漢的皇子,結果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撤!”
屍突骨對著身邊的士卒低聲吩咐,說完就自個帶著幾十名士卒準備從背嵬軍的縫隙之中突圍出去。
“想必這人便是那位匈奴人的首領屍突骨了吧!王方翼、沈煉,你們彆讓他跑了!”
劉瑋一眼就看到一堆匈奴騎兵簇擁一團想要逃走,當即便下令不能放過。
這個屍突骨從雲中逃到上郡,短短一兩個月就拉起這麼多人馬,聚集這麼多部眾。
如果不是劉瑋要回洛陽經過上郡,估計屍突骨和他的部落在董卓的支持下會漸漸壯大。
到時候,尾大不掉,並與董卓利益緊密捆綁,再將他們清理起來,不免有些麻煩了。
現在能將其徹底鏟除,肯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