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先秦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劉瑋在關中大張旗鼓祭祖之際,燕雲十八騎的燕十三和燕十四在關中某處抓到了何苗。
問了劉瑋的處置意見後,便割下一隻耳朵,讓錦衣衛的人假扮杜公公手下,混進了永安宮。
給何皇後警告的同時,順便廢掉了杜公公。
而何苗被錦衣衛的人悄然收押著,送到洛陽郊外某處秘密聯絡點。
此時此刻,劉瑋一行,怒馬鮮甲,從長安起程,很快離開了關中,進入了關東。
沿著奔騰不息的黃河旁邊官道,身後是漸行漸遠的高大潼關。
劉瑋一時興起,朗誦起了元代張好古的潼關懷古。
此情此景,十分應景。
跟在劉瑋身邊的王方翼、沈煉、燕大等人驚呆了。
他們是萬萬沒想到,他們的主公,居然能吟出如此意境深遠的詩文。
“我對主公的敬仰,如同這黃河,滔滔不絕啊!”王方翼感歎萬千。
“我以為主公英明神武已經是一代人傑,萬萬沒想到,主公還能吟詩。”
沈煉大叫,“這讓那些書生,怎麼活啊!”
燕大“我兄弟十八人都是大老粗,但是這詩文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走在隊伍之中的傅柔聽到劉瑋吟誦出來的詩文後,也驚訝萬分。
她雖然不懂,但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句,已經深深烙進腦海。
出身於關中百姓之家,小時候就被賣進宮裡當侍女,僥幸能在長公主身邊,算是命運好一點。
她見過太多的宮女下場淒慘。
大漢如何強盛繁榮,跟她們這些底層的百姓似乎無關。
然而,沒想到這個王爺竟然能吟出如此振聾發聵的詩文,看來他是一個憂國憂民,心係百姓的皇子。
若是長公主能助他當上皇帝,應該是天下窮苦百姓的福音。
一時間,傅柔對劉瑋的看法,有了巨大改變。
這個皇子身邊的侍衛統領似乎也對她有情意,一路上對她頻頻獻殷勤。
若是雲中王和長公主的事成,她便懇求長公主放她自由,結婚生子,做一個普通女人。
劉瑋隨口吟誦的一首,便讓傅柔的心思如潮湧。
不過,沈煉、燕大、王方翼這三個大老粗的吹捧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完全不知其中味道。
倒是隨行一人渾身顫抖,臉色大變。
他便是馮翊太守鐘繇。
鐘繇得知劉瑋一行經過潼關,便來拜見。
“王爺,此詩文真是讓人震驚,絕對流傳千古啊!”
鐘繇一臉激動,“不知王爺能讓下官抄錄研讀否?”
“隨口胡扯,貽笑大方,鐘太守若是喜歡,儘管抄錄好了,也無須提及本王。”
劉瑋若無其事的說道,言語之間,有拉攏之意。
他當然知道鐘繇學識淵博,還是大書法家,獨創楷書,與王羲之並列成鐘王!
深受曹操重用,平河東,督關中,撫南匈奴,位列三公,配享太廟。
他有兩子,其中一子,名為鐘會!
不過,卻要到三十年後才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