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抬眼看去,隻見四人聯袂而來。
當先一人,頭戴文士巾,身著緇衣皂袍。
長八尺餘,姿貌甚偉,儀態瀟灑。
三國之中的諸侯,最帥莫過於劉表和袁紹兩位了。
現在看來,果不其然,此人長得如此俊朗不凡。
想必就是那位荊州刺史,江夏八俊之一的劉表劉景升了。
劉虞也當即開口道“景升,何出此言?”
“宗伯說的是我們宗族相聚,長公主是主人,自當主座,毫無爭議。”
“可這東首第一的位置,應該是像宗伯您這樣德高望重之人。”
“我們宗族之中,不談與當今皇上親疏,而是論資排輩。”
劉表瞟了劉瑋一眼,然後揮動衣袖,侃侃而談,“雲中王這樣的皇子,年紀尚輕,資曆尚淺,若是首位,還是欠妥。”
他這番言語,就差要說劉瑋是庶出的皇子,沒有資格坐那裡。
“雲中王乃當今皇子,收複河套,驅除匈奴,大敗鮮卑,此等功績,彆說今晚坐東首之位,即便是數日後上了朝,也是與三公同列。”
“即便庶出,又有何妨?”
劉華聽到劉表這話,頓時有些不悅。
劉瑋已經答應娶她女兒,將來便是女婿。
這親上加親的,當然不容其他人貶低。
“長公主既然都這麼說,那我就也無話可說。”
劉表扭頭看了身邊的劉璋、劉岱、劉繇一眼,嗬嗬一笑。
但他的輕視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對於劉瑋的功績,他在何進的大將軍府上當差的時候,就一直不相信。
都說劉瑋大敗了匈奴和鮮卑近二十萬大軍,要是沒有朝廷兵馬相助,就憑借劉瑋一己之力,感覺就像一個奇跡。
朝野上下這麼大肆誇張劉瑋功績,估計也是因為雲中四郡落入匈奴手中好幾十年,現在收回來了,也是為了大書特書,振奮民心士氣。
劉岱和劉繇哥倆到沒有什麼表態,陪著乾笑兩聲。
劉表分明是衝著劉瑋去的。
而現在卻又是長公主和劉虞在組局,他們哥倆決定在一旁看戲。
可劉璋卻接口道
“雲中王戎馬倥惚,行軍作戰,武力威震邊境,這一點當然是毋容置疑。”
“但若是論治理州郡,著書立學,自然是不能與景升相比了!”
“景升一介書生,單騎入荊州,斬長沙太守蘇代,讓荊襄士族紛紛俯首聽命。”
“荊楚萬裡疆域,重歸我劉氏手中,此等功績,似乎也不比雲中王遜色啊!”
此言一出,劉表臉上露出得色。
這是他相當拿出手的功績!
【史上劉表是在190年入荊州,為了劇情需要,提前6年,對不住了】
劉岱和劉繇兩人也點點頭,對劉表此壯舉表示羨慕敬佩。
他們兄弟兩個,雖然一個牧揚州,一個牧兗州,但卻是當地豪強掌握實權。
劉岱和劉繇兩人去了這兩個地方,根本沒有什麼作為,跟劉表、劉虞、劉焉三人去牧守地方的境遇相差太遠。
劉虞微微變色,他看到劉表說話針對劉瑋,似乎對劉瑋不服氣。
好不容易將大家組局拉到一起,想要抱團成一股力量,準備與外戚和宦官分庭抗禮,拱衛大漢百年萬世。
哪知這皇族之中的有為人物卻因為一個首位而抱怨起來。
這可不利於皇族內部團結啊!
“景升,你與劉瑋同為宗室,功績斐然,不應該為一個首位而鬥氣!”
“那我來坐這裡。西首第一位置已經留給了你。”
劉虞寬厚仁德,在幽州對待鮮卑人都是采用懷柔政策,吸引了鮮於銀和鮮於輔這樣的鮮卑人甘心來投靠。
他現在當然是希望宗族內部一團和氣,一致對外才是
“這樣說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