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蘇媱功勞。
蘇媱大周地圖可不是開玩笑,放大了哪裡有人,甚至具體多少人都是實時更新。
生老病死會變化,有人嫁進來了也會變化。
像張家村這樣基本全村文盲,大周不少。
像張家村這樣還想藏著掖著,不讓女人出來學習也不少,但是...結果和張家村差不多。
在蘇媱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想糊弄過去是不可能。
他們什麼情況,做到什麼情況,彆看蘇媱在京都,她什麼都能看到都知道。
開了上帝視角蘇媱,震懾了很多彆有心思人。
不少潛在危機,無形中消散。
小翠和荷花就這樣有了學習機會。
不能耽擱務農,那就抽時間,比如中午或者大早以及晚上點著火把進行學習。
山裡不缺火把,點亮了都看得見。
村長原先還很不服自己兒子被淘汰,等學了才知道,為什麼會被淘汰。
因為學習不一樣。
除了教導識字,最開始用千字文和百家姓外,其他都是實用性為主,教導常用字外,還教大家數字算賬。
這學習重點就是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在大周也早就有,很早就流行了,很多書都有提及,隻是稍微有些不一樣,很多沒上過學,很不會算賬,也沒那麼統一。
學會了這口訣,日常需要計算算賬就再沒問題了。
等學會了再也不用被騙了。
張家村人學習進展速度並不快,特彆是年紀大,很多都很艱難。
反倒是本來沒看好好幾個人表現得很好。
小翠和荷花就是其中兩位。
荷花是學字快,她是新媳婦,才成親兩個月,本來從沒學過字,這一學不得了。
家裡夫君天天被說聰明,結果根本趕不及她,本來反對她來學習公公婆婆小姑子灰頭土臉,最後還得向她請教。
女先生很可惜,說荷花如果再早點學,要是她是男子,考個秀才都沒問題。
這話傳出去,可不得了,所有人看荷花目光都變了。
因為荷花學得快學得好,兩位先生當著全村人麵誇獎,獎了她一套紙筆墨。
這是全村獨一份。
荷花成了唯一有紙筆墨,在大家還用木炭時候,她已經慎重用紙筆寫字了。
小翠學字沒那麼快,但是對數字很敏感,口訣她第一個背下來。
本來她就會算賬,學會以後如虎添翼,老師出題時候,大家還在加減,她已經乘除,而且會算越來越快。
兩位先生很快就要不如她快了,之後獎勵她一個算盤,說她以後一定可以做個女賬房。
張家村三百多號人,結果被兩個女娃給撥了頭籌,可把男人給羞到了,大家都拚命追趕。
他們不想繼續做睜眼瞎,更不想繼續吃沒文化苦頭。
張家村出去一趟難,但很多山貨也是可以出去賣,可很多人都不願意出去,因為出去後都吃過虧,被人騙過。
大家都挺努力,但努力歸努力,但是學到也有限。
大家本想讓先生等一等進度,但是兩位先生是不等,直接開始了下一個流程。
這一次開講和大周律法有關。
不識字多,那不懂法自然也多。
蘇媱覺得掃盲不僅要大家學認字,更重要還有知理知法。
不說什麼都知道,但是生活中很重要那些律法總要知道。
這一方麵,也早就有準備。
普及法律,你單獨念法律沒用,老百姓不一定能理解能聽懂,她就換個方式,通過講一些小故事,幫助大家理解。
這些小故事蘇媱提了,就有人寫了,還去請教刑部,教案也就此出來了。
這些掃盲教案,成了最受歡迎部分。
聽了故事,還懂了一些法律,因材施教,可喜可賀。
通過普法,讓大家被都不知道自己犯了罪,也彆受了委屈不知道怎麼維護自己。
法律是約束,更是保護自己。
張家村人很是長了一把見識。
很多人感覺眼前都豁然開朗,還有不少人瑟瑟發抖。
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做一些事,是犯法。
荷花警敏,學過這些小故事和相關律法之後,很快和兩位先生借了教案,想將這些律法和小故事抄寫下來,以後留在村子裡,作參考或者起到警醒作用。
“你能主動提,這很好,本來如果你們不提,我們也要按照皇後娘娘要求,將這些留給你們,你能提前想到,皇後娘娘若知道,必然高興,我們會將你籍貫姓名記錄下來,以後一起報到皇後娘娘那。”
女先生很高興。
荷花愣了了,村裡還沒走完人則驚呆了。
荷花名字都要到皇後娘娘那?皇後娘娘以後會認識她?
這是多大榮幸呀!
村長呼吸都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