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他們是想來買船的嗎?要是不知情的話,聽著他這些問題,她還以為是記者來采訪的呢。
“不好意思,慕教授,我太心急了,你或許還不太清楚咱們香江的情況,這洋船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而無奈我們目前的情況,有些尷尬...”
見狀,林友業也反應過來自己有些急躁了,不好意思笑了笑,這才緩緩的道出了原委。
香江作為沿海城市,經濟要比其他內陸城市要發達一些,但很多的物資都要靠船隻來運輸,而海事局對於國外的船隻把控比較嚴格。
而目前國內還不具備獨立的造船技術,如果從其他國家購買的話,那費用加上技術,再加上運輸等等費用,完全要比那些西方國家當地的價格翻漲好幾倍。
最重要的是會開洋船的技術員,國內會這個技術的都是公家培養出來的人,像他們這些私人的,要是想買船的話,那必須要養上一個技術員,那才是最頭疼的地方。
他們做為商人,自然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且不說養一個技術員有多燒錢,最重要的是那些外國人架子大的很,他們說要修船,那就必須要花費修,因為他們啥都不懂啊。
最氣人的是,那些外國人不願意把技術交給他們的人,所以,他們的立場就很被動,隻能聽之任之了。
這並不是他們胡謅謅,而是這樣的事情,早在很多年前就真實的發生過,明明是家底富裕的商戶,就因為購買了洋船後,還沒運輸幾趟物資,反而全部的家當搭在了洋船的維修上了。
讓原本好好的殷實人家,就這麼被一艘洋船給耗空了家底。
他們是商人,自然想多賺一些錢,走海路運輸是最省事的辦法,可偏偏讓人無奈的是,他們用不上洋船。
那樣的事情,讓後人吸取了教訓,如果沒有掌握到技術,那麼買再多的洋船也是白搭,因為一切都是洋人說了算。
有了那樣的例子,哪怕他們這些靠著海運生存的人,也不敢再打洋船的主意了。
所以目前為止,他們都是搭的公家船這條路子,其次就是他們私人的製造的傳統木船了,但那個性能根本沒法跟洋船相比,以致於運輸力大大的打了折扣。
這也是困擾了他們這些商戶很多年的問題,如今猛然聽到他們華人竟然自己造出了洋船,這讓他們怎麼還坐得住啊。
如果是他們同胞造出了洋船,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掌握了核心技術了?他們不用看洋人臉色行事,也不用多花冤枉錢買船了?
於是,他們幾人就立馬找上來了。
“慕教授,我們的情況就是這樣了,所以我們才急忙忙找來,想要向你們確認下,如果我們購買了客船,這相關的技術有保障嗎?”
這麼一番聽下來,慕伊人總算弄明白了香江的情況,隻是沒想到實際的情況,比她所想象的要嚴峻多了。
在此之前,她也猜想到如今的局勢比較尷尬,特彆是工業技術這塊,一方麵國人想要進步,想要發展,但另一麵因為沒有核心的技術及專業人才,想要發展就意味著要受到其他國家的鉗製。
以致於就造成了這不前不後的矛盾局麵。
不過林老板的話,卻讓她意識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今技術是有了,可人才呢?
賣船倒是容易,可買回去他們懂得如何駕駛嗎?懂得如何維修嗎?
她家三哥隻負責前期的研發工作,總不能還要讓他負責後期的教學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