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可是被記載在課本上的大人物!
大秦曆四十年,大秦六王子贏君羨降生,十二歲進入軍隊曆練,憑借赫赫戰功二十二歲就坐到了大將軍位,在軍中威望極高。
偌大的安西之地,便是由贏君羨率軍打通打服。
“不錯。贏君羨身上有十三件世所罕見的珍寶、法器,如意寶珠就是其中之一,有的是皇帝賞賜,有的是藩國特意獻上,在當時可是頗讓人津津樂道。”厲溫說道。
李馗心裡默默給厲博士豎起大拇指。
這種不被史書記載的真實,怕隻有厲博士能夠信手拈來。
“贏君羨得大秦皇室大力栽培,不僅神通武藝了得,更是在奇門遁甲、風水一道深有建樹。”厲博士的聲音娓娓道來。
‘卦象、風水。’
這兩個詞彙瞬間讓李馗耳朵豎起,想到了被自己拉入夢境的男人。他所使用的神通就是奇門遁甲之術,難不成男人的真實身份是——贏君羨!?
“贏君羨二十五歲被封為秦王,可見他皇帝父親對他的重視。可是贏君羨卻上書拒絕了這個封號,懇請陛下換個名號,也就是後來課本上介紹的逍遙王!”
李馗皺著眉頭,有條不紊地說道:“這位逍遙王並非莽夫,在民間素有賢名,喜好書畫,逍遙二字同時代表了他並沒有爭奪皇位的野心。”
隨著自語聲,他心裡的疑惑亦是越發增多。
“大秦曆七十年,贏君羨三十歲。這是個動蕩不安的年份,皇帝賓天,太子尚未登基就已病重無法處理朝中事宜。
“在這種情況下,贏君羨臨危受命接過重擔,穩定了朝局,更是在後來扶持自己的侄子上位,權利在當時達到了頂峰,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攝政王的名號便由此產生。”
厲溫聞言微微頷首,揶揄道:“曆史學得不錯。”
李馗注視手中的如意寶珠,語氣難掩詫異:“厲博士,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贏君羨的陵墓至今被大秦保存完好。”
腦海中一個接著一個疑問蹦出,他稍作整理出聲問道:“如果濱海那座諸侯墓真的是贏君羨的墓穴,那麼明麵上的陵墓是怎麼回事?還是說濱海那座根本不是他的墓,這顆如意寶珠隻是恰巧落到了彆人手裡?”
然而。
“如意寶珠從未離開過贏君羨的手裡,他沒有將十三件寶物賜給任何人。”
厲溫看著李馗困擾的模樣,不禁笑了笑,卻是語出驚人:“不排除那諸侯墓的主人就是贏君羨。說起來這就要牽扯到大秦皇室的一樁秘辛了。”
“什麼秘辛?”
李馗本能地意識到厲博士接下來說的話,極有可能解開他心中所有疑惑。
“大秦曆八十年。
“贏君羨攝政的第十年,當初五歲的侄子已經長大成人。按照正常的程序,贏君羨該歸還權柄於這位皇帝,可是他沒有,朝堂、軍隊仍是他的一言堂。”
所謂的秘辛在厲溫眼中恐怕要畫上個問號。
“一人之下的贏君羨到了該做出抉擇的一步,是進還是退,以他的實力及威望,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地坐上龍椅。於是他選擇向前邁出。”
厲溫想起了當初知曉這件事的時候,饒有興趣地說:
“可是未等贏君羨出手,這位年僅十五歲的皇帝先下手為強,果斷將贏君羨擊殺。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大,為了保全贏君羨的名聲,也為了自己的名聲,對外的說法就是贏君羨主動歸還權利,從攝政王變回了逍遙王,從此離開朝堂不問世事,直到五年後死亡。”
“事到如今,這樁秘辛連大秦皇室內部都知之甚少。”
“事實竟然是這樣嗎?!”
李馗神色呈出不可思議。
如果按這條線進行推理,那麼精通卦算的贏君羨極有可能為自己準備後手,隻不過這後手被自己的好侄兒識破,命令手下高手將其鎮壓封印!
算一算,這都是兩千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