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一·少年遊(1 / 2)

因裴家人口少,也都如裴明昉這般不愛走動,裴家在整個汴京並不顯得如何引人注目。

除了經常同同窗好友遊玩作詩的裴少卿,裴家其餘等人皆是自過自的日子,除了那幾件大事,幾無故事讓人評說。

裴少卿算是裴家名聲在外的年輕一輩,也正因如此,許多正經科考上來的貧寒學子,對他都不怎麼待見。

這位年輕的李校尉便是其中最喜歡諷刺他的一個。

他確實有些本事,又是靠自己苦拚而出,如今能年紀輕輕進殿前司,很是前途無量。

裴少卿畢竟早年也跟在父親身邊,對軍士很是崇敬,便也嫌少同他針鋒相對,往常若是碰見,便就當沒瞧見,不搭理他便是了。

但今日這般場合,再座皆是年輕一輩佼佼者,又都是世家大族,裴少卿若還是一言不發,會被人以為裴家好欺負。

李校尉私是沒想到,往日裡從不理人的裴少卿這一次竟會出言反駁,一張方臉漲得通紅,他怒道:“你說便說,何故羞辱人。”

裴少卿挑了挑眉,心想這李校尉比他還大五六歲,怎生這般沉不住氣,如此看來,倒也確實有些一般了。

如此想著,裴少卿便更有些意興闌珊,他不想再坐在這裡同個瘋子浪費口舌,便直接起身,就要離開觀景台。

豈料這李校尉竟是不依不饒,一個踏步攔在了裴少卿身前,臉紅脖子粗地喊:“裴少卿,當年裴老將軍為守過門捐軀邊疆,而今裴將軍常年駐守邊疆苦寒之地,為大宋山河而戰,可是你呢。”

李璨眼睛都紅了:“可是你卻遊手好閒,不問世事,空有才學,卻無抱負,隻寧願做個紈絝子弟,你可想過,裴老將軍屍骨未寒,可曾想過裴將軍後繼無人,又何曾為在朝堂上孤立無援的裴宰執分憂解難,你從來都沒有。”

“你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

認識這許久,往常李璨總是冷嘲熱諷,裴少卿不理他便也就過去了,誰料今日他竟似發了瘋般衝到麵前,在裴少卿麵前大放厥詞。

可裴家的事,又跟他這個外人有何關係?

裴少卿即便在外都很冷漠,卻從未落過臉,若是高興起來,甚至還能有些笑意,說些風雅之辭。

但麵對李璨這般的詆毀,裴少卿卻也沉下臉來,狠狠皺起眉頭。

裴家牽扯之深,並非一個一腔熱血崇敬裴家軍的外人能看清,也並非一個外人可以質疑評判。

有些事,聰慧之人都能看懂,也都能明白,因此倒是很少有人在裴少卿麵前說三道四。

不過今日李璨鬨到他麵前,裴少卿倒是可以借此辯駁幾句:“李校尉,裴某要如何行事,以後要如何過活,即便我祖母父親都未對裴某行事有所微詞,無論裴某要做什麼,都是裴某家事,不勞你費心。”

裴少卿聲音清潤,不徐不慢,一點都不因被人當眾罵到臉上而煩憂。

他甚至退後半步,微微躬身:“但裴某也很感謝你如此鼎力支持裴家軍,我祖父為國捐軀,我父親以及裴家其他叔伯堂兄經年征戰沙場,以一腔熱血保守國門,隻要百姓有多一人支持他們,他們便多一分底氣。”

他的聲音並不如何洪亮,卻令觀景台上鴉雀無聲。

李璨被他的一番話說得呆愣在原地,不知要如何反應,就在此時,匆匆趕到的主家杜九忙上了前來,先同裴少卿道:“裴師兄怎麼一個人坐在這裡,都是我忙,沒有請師兄一起吃酒,之前我還尋了一本孤本,想要師兄替我品鑒品鑒。”

他一邊說著,幾不可查地把裴少卿擋在了身後,然後麵帶微笑看向李璨:“李校尉,今日也是緣分,咱們是頭一次見,若是招待不周,一定要同我這個主家說,否則我要被長輩訓斥。”

這一拉一勸,氣氛立即便緩和下來。

杜家其他幾個公子便一擁而上,三五個圍住李璨,剩下幾個年長的都過來請裴少卿。

裴少卿其實並沒有惱怒,不過杜家如此客氣,倒很令人受用,他也不想在杜家這裡落了風度,萬一讓杜家以為他當真是個紈絝子弟,實在不好尋覓良緣。

如此,裴少卿悄悄用餘光瞥了一眼坐在邊上的杜二,見她似正垂眸吃酒,並未因剛才的爭執有所嫌惡,這才放下心來,同杜九說笑著走了。

在他走後,李璨要被杜家子弟拉走,觀景台上又恢複了熱鬨。

杜二正在慢條斯理品茶,待到人都走了,她才聽身邊的五妹道:“小師妹的兄長是什麼樣的人,難道咱們丹鹿書院無人得知?若他品行不佳,那山長又為何要收他為徒?簡直可笑。”

杜三也道:“是啊,不過裴師兄到底是個斯文人,若是我,一定一拳打他臉上,讓他胡說八道。”

杜五忍不住嗤笑出聲:“你個莽夫,就會打架。”

杜家姐妹自是知道裴少卿的為人,隻是其他同裴家不相熟的人家,難免有些嘀咕。

就聽邊上兩個年輕郎君道:“其實李校尉說得也沒錯,裴郎君也近弱冠,卻未有入仕之意,倒是埋沒了裴家風骨。”

他們話還沒說完,杜二姑娘卻忽然起身,冷漠地看向了他們。

那兩個公子都被驚擾,不約而同閉了嘴,隻驚疑不定地看著她。

杜二從不輕易開口。

此時她卻道:“裴家為守國門,已搭進去十數條人命,如此,你們是不是想讓裴家滿門捐軀,才肯罷休?”

“若你們有如此抱負,為何不自己投軍入伍,以自己血肉報效大宋?”

在場眾人被她說得啞口無言,那兩個公子很是羞愧,連忙道歉。

杜二卻道:“你們不用同我道歉,畢竟被人編排詆毀的不是我,失去大半親人的不是我,有苦難言的更不是我。”

“言儘於此,好自為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