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陳年舊事(1 / 2)

第811章 陳年舊事

想到這裡,顧南笙的瞳孔微縮,看著皇太後的目光之中綻放出不可置信。

她怎麼敢?!

皇太後見狀,卻笑了起來,點頭印證了顧南笙的猜想:“沒錯,你猜對了。”

“雖然哀家生了一個公主,但是當時哀家早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由接生嬤嬤將哀家生下的女兒與宮外一位莊戶人家的兒子換了,那樣哀家便有了兒子,便能如願以償的坐上後座了。”

皇太後的話,讓顧南笙吃驚不已,但她此時隻能壓下心中的震驚,不解的問:“你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

混肴皇室血統,是死罪!

她想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怕是早已經埋骨黃土了吧!

皇太後見狀,微微一笑,示意顧南笙不要著急,繼續聽著她說。

“哀家知道你要質問哀家混淆皇室血統,但是哀家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我不這麼做,旁人便會容不下我們母女,看著日漸長大的皇兒哀家也經常自責,感覺愧對先帝,後來先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萬幸的是皇兒作為嫡子得先帝器重,有一年微服出巡去了綏安,在那裡遇見了一位心儀的女子,並對她情根深種,還懷了孩子。皇上知道後當場氣得吐血,不久後便駕崩了,很快宮裡便爆發了五王之亂,哀家為了讓皇兒火速回京繼承皇位,便答應了皇兒,隻要他肯回京,我便隨後派人去接那位女子進宮。”

“後來,皇兒還是回來了,而那位女子,因為懷孕不能長途奔波,則是留在了清河鎮,幾曆生死後生下一個男孩兒,哀家顧念孩子總歸是皇帝的孩子,便在皇兒登上皇位後將那女子接入皇宮,封為柔妃,回宮之後,柔妃獨寵後宮,當時在盛京也算是一段佳話,後來東疆發生戰事,兩國義和,東淩提出將北冥皇子送去東淩為質,那時候,老十一還沒生,皇帝膝下僅有三位皇子,最初皇帝選定的人是六皇子雲瑾弘,但因墩熙貴妃的娘家有兵權再手,萬成毅帶兵威逼皇帝換人,最後,被送去東淩的人,便成了瑾承。”

“柔妃就好像當初的哀家一樣,勢單力薄,在後宮之中毫無根基,瑾承被送走完全是在哀家預料之內的事,但是柔妃不明白啊,她在哀家的宮門口跪了三天三夜,祈求哀家救瑾承,可是她卻不知道,他們之所以將目標對準柔妃母子,就是因為她的獨寵早已經觸怒了後宮,哀家就是想保,也無能為力。”

皇太後說著,眼眶之中竟漸漸的浮現出一些水光來,看得顧南笙都忍不住皺眉。

總感覺,這太後與柔妃之間似乎有點什麼事情,還有,原來當年柔妃也是在清河鎮生下的雲瑾承!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岑落楓本尊與雲瑾承長相非常相似,二人的生日又是同一天。

這會不會太巧合了?

“後來,瑾承便被送走了,柔妃因此大受打擊並一病不起,之前柔妃在宮外產子時,便因為沒有妥善保養使得身子虧空,後來這一病便是再也好不了了,再後來,柔妃在油儘燈枯之時,拖著病體祈求哀家,一定要想辦法接回瑾承,也就在那個時候,哀家在柔妃的身上,竟然發現了當年哀家將女兒送出宮時,贈給她的玉環,以及哀家女兒身上獨有的胎記。”

顧南笙聽得心驚,情不自禁的問道:“所以,雲瑾承的母妃柔妃娘娘,才是你的親生女兒!”

“是。”

皇太後自嘲的笑著,眼眶之中卻忍不住泛出淚花來。

“事情就是這麼湊巧,哀家當年送出宮的女兒,竟然又回到哀家身邊了,可是哀家卻不敢認啊,哀家隻能認她做兒媳婦,哀家很後悔當初沒有努力去保住瑾承,致使不足一歲的瑾承被送往東淩為質子,但後悔又有什麼用啊,沒過多久,柔兒就撒手人寰了,她臨死之前哀求哀家,無論如何也要將瑾承接回來,於是,哀家應了。”

“柔兒與皇帝夫妻情深,柔兒走了之後,皇帝也開始變得渾渾噩噩,無心朝政,一心想著的便是煉藥修仙,可以早一點升天去見柔兒,柔兒死了,哀家也難受啊,可是為了柔兒的遺願,哀家卻不能像皇帝那樣無所作為,所以哀家開始涉足朝政,慢慢攬了大權,開始謀劃如何接回柔兒的孩子,終於,這個願望在瑾承十二歲的時候,也就是柔兒死後的第十一年,哀家完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