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幾乎不滅來描述太乙金仙的劍道意誌,是因為本命法劍與劍修本身堪稱心神相係,前者若有損毀,後者必然重創,而修士本身若是殞命,本命法劍即便能靠劍道意誌存留一段歲月,最終卻也逃不了湮滅的結局。
太乙金仙留下法劍羽化飛升,隻意味著她已從此界超脫離去,而不能真正從中窺見她之生死。直至其劍道意誌也全部消弭,界中人才好以此假定這位劍道祖師的存亡。
可即便如此,也隻是假定罷了。
飛升究竟意味著什麼,離開此界的仙人最終又去向了何方,這都是界中人尚且一無所知的領域。
趙蓴以為,佇立於此界之巔的源至期仙人,或會對此有所觸及,然而眾多秘密,顯然都不是如今的她能夠打探得了的。
平複下紫府內的蕩動後,趙蓴心念一晃,下刻便跨越過長河漫漫,踏入了懸劍下的城池。
城中早有修士行走,有氣息狂烈者,舉手投足皆引動周遭氣機,使得周圍之人屢屢側目,也有劍道陰寒者,凡與之靠近一丈,便覺渾身血肉封凍,難以動彈半分,然而更多的,還是如趙蓴這般,斂了氣息正常出入的人,與前者相比,此類修士似乎並不大引人注目。
當然,這也隻是表象罷了。
趙蓴目珠一轉,隻將附近一裡的修士掃看過,就在其中發現了不少劍道境界尤為高深之人,光是三竅劍心境以上的劍尊強者,就有不下兩手之數!
而六竅劍心之上的人,卻就不是她能輕易打探的了。
聖堂之中,一切都處於太乙金仙的意誌之下,故隻需分出神識,暗暗向上抬升,直至與懸劍氣息相通,就能完全了解此方劍域內的分布情況了。
因是修行之地,聖堂內便有諸多洞府靜室,入內修煉固無需扣取道點,但修士本身要留在聖堂,卻是需要道點來維持的。
以趙蓴如今身處的聖堂第一層為例,一個日夜便需要一道點來抵,等她進入四象劍令可通過的第二層後,一個日夜就須用十道點來抵了。此間層數,並不是單以高度論定,而是以距離太乙金仙劍道意誌的遠近來論,離得越近,便越能受劍道意誌引領,從而體悟到更深的真諦,甚至一定程度上與意誌相溝通。
但要做到那般地步,本身也要求修士在劍道之上登峰造極。
例如趙蓴以六竅劍心窺探懸劍,便會無法承受太過深奧強硬的劍道意誌,以至於神魂動蕩。
由此也不難看出,聖堂第二層所耗道點雖十倍於第一層,但在修行上能帶來的助益,必也遠遠大過於後者!
趙蓴低聲一歎,想自己劍令之內的五百多道點,看似是不少了,可也隻能在這聖堂第二層修行五十多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