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蓴眼含驚詫,顯然也是不曾想到,劍仆會有如此威能,竟是三劍就將那蕭氏直係弟子斬斃,殺得道台節節潰敗。
不過轉念一想,蕭袞之死其實也與他自身有些關係。
到方才時,蕭袞已覺大難臨頭,這才祭了道台在頂,欲以大道相逼,壓潰趙蓴。看他道台如此精巧恢宏,隻怕也早已領悟道意,步入悟道階段。而至外化修為後,修士鬥法時祭出道台,多半都隻為催轉丹玉,拔高自身精氣神三道的法力,以道台直接轟撞碾壓,卻屬於是論道生死,輕則一方敗亡,重則兩敗俱傷的手段了。
修士渡劫成嬰之後,即開始借托真嬰,對自身大道有所觸及,此階段中,絕大多數人都還處於蒙昧之中,對自身之道一知半解,甚至模糊不清,極少數的天之驕子,方可在這一階段觸及真知,領悟道意。昭衍門內,關博衍即是此等天才,於內門之中亦堪稱萬中無一。
及至外化期後,修士的後天靈智得以增長,尤其是打通了神道靈關之後,對大道的體悟更為敏銳深刻,在這一階段領悟道意的人,便算是邁過了朝向通神境界的第一道門檻。可以說,外化修士若不能領悟道意,則將終生無望上境。
而所謂論道生死,便是拋卻諸般神通法術,徒以大道論取存亡的法則。
敵我雙方祭出道台轟撞,看的不是法力高低,而是道之體悟,素來是大乘之道壓過小乘之道,悟道更深之人壓過體悟微薄之輩。皆由此因,大乘之道才會使得修道人趨之若鶩,然而世事都利弊相隨,大乘之道在悟道上的難度,又要遠遠甚過小乘之道。
有時論道生死,卻是小乘壓過大乘,個中根由便就出在了修士自身之上。
蕭袞此人,領悟有風雷一道的道意,屬大乘之道,日後若無差池,十有八九可成通神大尊,以此作為倚仗,要對付趙蓴這一嬰魂都未落定的外化初期修士,實該輕而易舉才是。
隻是劍修有所不同。
此道修士觸及大道,並無須借托真嬰。劍道五境的最後一境劍意,即蘊含著所修大道的一點真知,由此,劍修在領悟劍意的那一刻,便已算是入道了。此後修行突破,即是不斷體悟劍道,求取真知。此看似易於常人,但劍意之後又有心、魂、域三境劃分,如若突破不了,則將直接止步此道,可說是毫無捷徑可走。
並不像法修等途經,還有蘊積法力,徐徐圖之的路數。
而劍修不入劍意境,則將止步外化,不入劍魂境,便永生無望洞虛期。
蕭袞並不能想到,趙蓴才突破外化不久,便順利躋身於劍魂境修士行列之中,孤注一擲欲拿自身的大乘之道相鬥,遇上神殺劍道的劍仆,自然是潰不成軍,照麵就被滅去。且若不是他主動論道生死,也不過如此快就隕了命去!
趙蓴按下劍魂,喚了劍仆回轉,兩指並起往前一落,即見劍光交織殺去,將那蕭袞的軀體也斬得四分五裂,灑落雲天。
處置完這手頭之事,她才將身往下一遁,再度臨於平靜無波的海麵。
趙蓴與太元等人在如意天中交手,雲天之外的修士自不能窺得一二。蕭袞此番到來,除了有五名同門隨行外,另還有奴仆若乾,俱都是在其座駕之中等候,如今見禁製消解,有人自天上行來,諸多奴仆便從中魚貫而出,個個神情惶惶。
為首的侍女抬眼一看,瞧見一道黑影向此方砸落過來,撲通一聲落在她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