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眼之時,趙蓴摒除五感中的視覺,以增其餘感官的感知之力,為的是破出李獨昂擋下她第一劍時,所用的真意為何。
如若不以此洞悉對方的真意,即便突破到他的近身,也很可能再次被其以同樣的方式抵擋,凡世中還有“將軍不打無準備的仗”這一道理,她又如何會空耗氣力,在不知能否破敵的情況下,貿然出劍呢?
柴達有柔水真意,李獨昂的真意與他既有相似之處,則多半在“柔”之一字上。
微風以柔,拂水而過,李獨昂起勢時,先以此類和風相阻,然而後續推拒之力,便散去微風,聚力一點,向外重重推去,此種推力之法,正是柴達最後一劍時,欲以劍勢突破趙蓴近身的方法。
不過柴達是以柔相推,李獨昂的真意卻要比他高明得多。
風,瞬息而萬變,李獨昂從和風細雨中窺見了柔,又自飛沙走石中感知了剛,兩者相合,悟出的真意與趙蓴的剛柔真意何等相似!
然而當趙蓴散出己身的剛柔真意時,不光是她自己,就連李獨昂也察覺了不對。
同樣有剛有柔,她二人的真意卻在須臾之內有了上下之分。
“你隻從風中見得剛柔變換,卻從未真正通曉此兩者共存一體的道理。”黑劍歸殺在李獨昂脖頸上留下了零星血點,趙蓴睜開雙眼,道出此話後即收了劍,看他眼中瞳仁幾番顫動,最終奉劍拱手道了一聲:
“受教了!”
趙蓴的真意之所以在他之上,是因悟出此種真意之時,觀自身大日真氣與月色有感,乃是從陰陽一道悟的剛柔,從其本質出發,得了陰陽真意的分支之一——剛柔真意。
李獨昂卻是悟的風之變換,也因此束縛了眼界,將對剛柔並濟的認知局限於兩者可互為轉換,故而他自己也並不知曉,所悟出的剛柔真意偏離了本質其實並不完整,一旦與直指本質的類似真意正麵相較時,便落了下乘。
“我還有一問。”他單手撫淨脖頸上的血珠,直視趙蓴而道,“你為何要說,多謝相助?”
隻見趙蓴右手輕輕一揮,引得些許風動後道:“謝你的風。”
逆風為阻,順風則助,李獨昂輕握住那一縷風動,感到其中仍有真意之力,卻不是他所識得剛柔真意,當下心中一驚,她竟還有一種真意在身!
“我不如你。”他輕吐出淤塞於胸口的濁氣,收劍立場。
論行劍之法,趙蓴同修氣劍、身劍兩道,論劍術真意,同類的剛柔分了高下之外,對方甚至還有另一種真意,李獨昂鬥過許多場劍,雖不是一場未敗,可唯有今日這場,他敗得心服口服。
蒼山劍宗弟子見師兄落敗歸來,目中憂心不已,忙圍上去,卻又不敢貿然出言。
李獨昂輕輕拍了拍身旁師弟的肩,搖頭道:“不必擔心,這一戰雖是敗了,卻收獲甚多。先離開此地吧,之後應當不會有人再戰了。”
聽他一言,其餘弟子才鬆了口氣,與他一並走出人群。周遭之人見是他過來,飽含敬意,將身體一側為其開路,李獨昂橫視過他等,不曾低下頭顱半分,可見心中傲氣亦不為此戰有所減退。
正如他所說,兩人之戰結束後,趙蓴立於戰台中央,卻是再無人上台邀戰,可見無論是李獨昂還是她,留給觀戰修士的震撼都是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