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骼、血肉肌膚甚至內臟器官都在發顫。
他們這次吸取了教訓,幾乎所有人都冷靜地守在書籍頁前,沒有冒昧地單獨闖進去。
此時,在他們心中,信息的對麵就像一座無上光明的神聖領域,不能輕易踏進去,你要虔誠、謹慎,將自己放到最低位,將一切心思清空,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去接受那個世界的降臨。
畫家深吸了口氣,視線逐漸堅定,直到身心徹底平靜。
“走吧。”
幾乎同時,所有人的想法都達成了一致,精神極度契合。隨著數千的點擊聲,他們再次進入了那個瘋狂的世界。
畫卷展開,覆滿觸手的天空、長滿異形的大地同時顯現,無窮無儘的詭譎山海由一點展開,通向了肉眼無法辨識的至遠處。
大、廣大、龐大,這是他們一進來所感知到的空間印象。
在這片大無儘之前,他們瞬間感知到了自身的渺小,好像全世界都在向他們收緊、擠壓,要將他們壓縮一個極小極小的顆粒,要將他們壓成齏粉。
開始即是信息衝擊。僅是開頭一個小門檻而已,果然又一批人被當場彈出。
但這還不是結束。極度壓縮之後是從他們體內突然爆發的膨脹,如同有人點燃了他們體內的巨型炸彈,他們瞬間就炸開了,身體被極速分解,分散成無數的顆粒,
知道物理的人會認為那是原子甚至更細小的顆粒!
但此時的他們根本沒有餘力去認識,他們隻覺得自己被迫膨脹、擴張、撕裂,構成身體的顆粒炸散到了世界各地,從未覺得自己這麼“大”過,簡直要跟大地一個體積了。
由小而大的兩次恐怖衝擊,直接篩了大半人。
畫家立刻拉回神智,強行記住了這個體驗,這絕不是隨便的設計!
好在跨越兩個門檻後,他們終於重回了之前的精神狀態,視線再次與大地平行,停在了人類腰部的高度。
這是一片極繁的山野,花草豐繁,樹木茂盛,到處都是前所未見的物種形貌,視覺衝擊可見一斑。
博物學家特麗斯僅是一眼而已,差點就要被這極繁的畫麵衝擊得當場脫離了。
然而形貌抽離,光影搖擺,山野繁景轉眼暴露出其扭曲恐怖的另一麵——超乎想象直逼瘋狂的裡貌。
又一瞬而已,還是一半人無法承受,直接脫離。
“彆細看!想象你是一個近視的人,你隻能看見模糊的事物,看不見細微的東西!我們要學習自製認知濾網!”書翁立刻強調準則,提醒眾人守住理智。
瀕臨瘋狂的眾人馬上領會,嘗試起了新的方式。
這個方式雖然可能暫時保住他們的理智,但代價是將會過濾掉重要的信息,相當於主動放棄領悟的機會,所以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想要繼續,
但是能力不夠,當下隻能如此,什麼事都要一步步走,以求沉澱積累。
而畫家之類的人就完全不用“方法”,仍然是本我形態挑戰。最直接的衝擊最能激發靈感!
緊接著,景觀翻轉,如同撕走書頁,聚焦到了伏羲的身後。
這一次,他獨自一人靜坐在灰石之上,視線定格在遙遠的天空。
那裡,太陽被形似黑雲的稠密觸手纏繞包圍,其核心暴露出無法名狀的混沌信息態,無比密集。
他們不敢看,即使再缺乏認知力的人都知道,任何人直視那個“太陽”都會當場瘋狂。
然而,伏羲一直都在注視,神色平淡,隻是眉頭稍皺,好像在思考什麼。
他們連看都不敢看的東西,他居然不隻看了,還在腦中思考,表情若無其事。
巨大人間差距當場震撼了眾人。
緊接著,伏羲移開視線,轉而環視了一遍四麵八方的山河景象,眸底映著無數詭譎異態。
這絕不是他第一天在觀察這些事物,已經有了經年累月的觀察。今天不過隻是眾多歲月中的一天。
他們隻是撞見了他的日常而已,卻已經震撼得不知所以。
日落而息,上百個日月轉換,他們的時間尺度模糊不清,隻看見了伏羲從始而終的觀察。
接著,天空、大地任何可能認知的景象越來越無法名狀,時間的拖長和瘋狂的加劇導致大半的人脫離,比起突然出現的巨大衝擊,經年累月的精神負擔更讓他們難以承受。
然而在此之上,剩下的人不隻是“看”而已,更是進入了那個空間,初步觸碰到了那個世界的“真實”。
這是連大氣都瘋狂的世界,他們連最起碼的呼吸都會失控,僅是人為製造認知濾網根本沒有幫助!再這樣下去,他們就要體驗到伏羲生活的世界了!
就在這時,伏羲不再隻是觀察,他走到河邊,俯身下來,抓著枝葉,在地麵擺起了東西以及刻畫。
這個動作令他們想起了之前那位四目的人物,但兩人的氣質全然不同,刻畫的也不是同一個對象。
他在做什麼?是在作畫嗎?
畫家試圖靠近那裡,然而那個地方形成了無形的領域,他每個擺放的動作和刻畫的筆觸都引發了詭異,扭曲了空間形態。
再一看,伏羲的周圍儼然形成了一個宇宙!無數星河在他指尖盤轉,還有無窮無儘的眼睛。
宇宙間所有的生命都在關注伏羲!
龐大無儘的宇宙信息貫入他的指尖,壓縮入一個個“形象”。
“他、他在畫宇宙嗎!”
轟!信息爆炸再次洗人,一瞬而已,留存下來的人已經屈指可數。
畫家瞪大雙目,卻又看見伏羲好似不滿意,當場就將地上的“形象”抹掉。
緊接著,伏羲仿佛聽到什麼動靜,轉頭看向了河水。
河水滾滾,突地冒出了一個無法名狀的混沌巨體。
它絕對是一個具體的怪物,體表全是花紋,但以他們的認知能力根本無法認知到它具體的形象,更彆說它滿身扭曲的花紋線段。
而伏羲將它看得清楚,還點了點頭,像是在與它對話,口中透露出聽覺難以辨識的恐怖音節,然後從地上抓了一把細草狀的植物,擺起了“線段”。
他將一條“線段”比對天空,將一條“線段”比對“大地”,再將一條“線段”比對自己,還有遙遠之處他的同胞們。
接著,他把一些“線段”折斷兩半,沒折的長條比對太陽,然後比對天空;折成兩半的兩個短條比對月亮,然後對比大地。
明明是簡單的動作,但他開始擺了之後,周身的宇宙突然膨脹了,從裡側發生了爆炸,又一次釋放出大量的信息。
他是在將宇宙信息收納於形象,然而信息過於龐大,所以造成了工作的艱難嗎?!
畫家頭腦空白,再低頭一看,竟見整片大地都擺滿了“線段”,目所能及的整個空間都密布著宇宙信息。
無數扭曲肢體從“線段”中溢出,甚至連“線段”都變成了無法名狀的存在!
看到這鋪天蓋地的異象,畫家差點瘋狂,但他還是強行撐住了。
就在這時,伏羲停下腳步,蹲在河邊與一個無法名狀的生物對話。
畫家極目辨識,隻看出了那是一個圓形的生物,身體是扁圓形的,周身全是甲,有頭顱有四肢。*
而此時,伏羲好像從那個生物身上看到了靈感,罕見地露出微笑,然後轉頭俯身,開始了真正的刻畫。
一瞬而已,誰也沒能反應過來。比之前規模更恐怖的宇宙信息直接爆開,從漏鬥般的星空貫入,又從他指尖爆發,淹沒了周圍一切事物。
僅剩的人也被衝沒,任他們多想看清伏羲畫了什麼都無能為力,當場就被信息卷沒,直接被清走了。
但是他們都知道,地上肯定出現了冠絕人類史的恐怖智慧。
畫家頭腦一片空白,回過神時,腦中盤踞著八個截然不同的能量景象。
“這…這是……”
他好像傻了,雙目無神,四肢動作也不靈活,完全集中不了精神。
與他差不多情況的還有最後在場的幾人,他們根本消化不了這麼高強度的信息衝擊。客觀來說,以他們此時的客體條件,他們的理智早就應該崩潰了。
整整一個小時,他們還沒能恢複正常,仿佛靈魂離體,處在一種離奇的精神狀態之中。
這一次,他們的明顯出現了層次的區彆,有人隻看到了景象,勉強完成,有人看到了更深的東西,所以瀕臨瘋狂。
而與此同時,論壇已經開始了討論。
【有人完成了嗎?】
【讀不了,門檻太高了,我才幾秒就受不了】
【書翁呢?還有畫家,他們怎麼還沒回來?】
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次能力高的書友好像消失了,沒有一個人出來解讀,隻有幾個讀到一半的人在講梳理神話情節。
【我想,我們是看見了某個知識的創造過程】
【是什麼知識呢?我好像隻看見伏羲在畫天空與大地】
【我也是。不過,你們注意到沒有,伏羲不是對應地將那些事物畫出來,而且我覺得他畫的不是靜態的世界,而是動態的世界】
【不隻,你們看見他畫的東西了嗎?那是線段!準確來說,甚至都不是畫,他隻是在劃線】
【所以……伏羲是用線段表現出動態發展的世界嗎?】
這猜測一出,帖子當場就安靜了,眾人渾身雞皮疙瘩。
感到震撼的同時,他們都對超越正常智慧的知識感到了切身的恐懼。
幾條線段啊,連隨便一個物品都未必能畫清楚,然而伏羲竟用這麼簡單的東西表現出了宇宙,而且還是發展的宇宙,時間無窮儘的瘋狂宇宙!
這真的是人類能想到的事情嗎?不說能不能做到了,首先能不能有這個想法都是問題!
曆史上不是沒有人試過刻畫星圖,眾所周知的星空觀測局就是為此存在的,他們極力記錄星空信息,觀測能觀測到的宇宙景象,以此作模型,推算宇宙的發展,甚至連一定程度的預測都能實現,深受大陸各地依賴。
此外,他們也有某些職業的人員可以勘察宇宙,比如占卜師、觀星者。
但是這些與伏羲的做法完全不是一個思路,不屬於一種知識體係!
想到這裡,他們已經無法思考了。
因為,他們意識到,伏羲的做法完全在他們的知識之外,他們沒有知識,也從未想象過這種思路,所以根本無從理解這個做法。
他們呆在了原地,隻能勉強讀到了【伏羲以極簡的符號畫出了動態宇宙】這個信息,至於是怎麼做的,過程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毫無頭緒,絞儘腦汁都無法理解分毫。
【你們還記得文名嗎?《伏羲創██》,文名是不是能這樣理解,伏羲創造了一種關於宇宙的極簡畫法?】
有個網友試圖強行理解,但確實理解到了最淺的一層意義。
然而單是這一層意義而已,他們就無比震撼了。
【太恐怖了,作者【不詳】這次居然揭示了一個知識的誕生!這是關於如何刻畫動態宇宙的知識吧!】
轉眼間,僅是一個話題就讓帖子推向了最熱門。
幾個小時後,畫家幾人終於回過神,被幾次打碎的理智逐漸重建,思維重新運作。
羅曼街道,畫家勉強地站了起來,身體搖晃,扶著額,眼神呆滯。
“新知識……我之前是這麼說的嗎?”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說法,苦笑了一下,眼神逐漸煥發神采,然後道。
“不是新知識,是新命運!”
“這個神話對我們來說太早了,對所有人來說都太早了,但即使如此,作者【不詳】也要將它放在前麵,一定是因為相當有必要吧。”
畫家笑了笑,沒有因為自己沒讀懂多少就泄氣。
至高的智慧總是這樣,你要像雕琢鑽石一樣琢磨它。
擁有一個可以反複專研的知識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現在大量貴族壟斷知識的情況下,若非神靈顯世,誰會如此慷慨地將這麼好的知識教給大眾。
“作者【不詳】這次給‘信息網’、我們整個世界揭露了一個大寶藏,無窮無儘的巨大寶藏。我們多麼幸運,生活在一個能接觸到如此智慧的時代。”
畫家抬眸,眉頭逐漸舒展。
“真不甘心啊,你都把寶藏放在這裡了,我們隻要就能接觸,世界上任何人都能接觸,沒有等級要求,沒有門檻要求,這麼簡單,這麼方便,我們卻難以理解,仍然感覺距離那麼遙遠。”
“以我現在的層次,僅讀到了幾個點,不過我相信,隨著我的成長,一定會讀出更多意義。”
畫家走到陽台,抬頭望天,笑了笑,心情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是隻有真心求知的人,才能感覺到的快樂吧。
“我們會記住,永遠記住,因為這是無可比擬的智慧,是世界的真實。今天又是一次曆史的高峰。”
帶著幸福的心情回到寢室,畫家對著書桌握起筆。
先閉眸體會伏羲眼中的世界吧,然後在心中想象,體會那份獨自麵對無儘瘋狂的平靜與安寧。
想象你生活的世界,想象宇宙的無窮。
然後嘗試用一個符號概括宇宙。
畫家閉著眼睛,強行捕捉到了一個極大的“形象”,或者說一種極為浩瀚的感覺。
當你想象的時候,身體、思維就像被迫膨脹,被迫包攬整個世界。
“神話一開始的膨脹體驗,會不會就是為了給我們這種體驗呢。”
但是,不夠,象不夠大,首先要是更高層次,更大的象。層次不夠,要走更深。數更不夠,三個、四個…7個……究竟多少個才能收納萬物的規律?
不,小也不對,越小的象越失意義,越無內涵。多也不對,越多越浪費,規律越繁瑣。
要適度,要適中。
畫家腦海中又浮現了那八個宇宙般龐大的能量形態。然後他動筆了,一筆一筆地將腦中的形象畫了出來。
宇宙在他指尖遊動,星塵燦爛。
他能感覺到,這是命運牽引著他畫出來的,並不是他理解出來的。
畫完後,他立刻將紙張保管到了櫃子之中,沒有敢直視,隻有印象自己是畫了一些線段。
一共八組,每組裡麵還有三組線段,每個組的組成都不一樣,一看就有規律。
畫家想起知識譜係圖中放在第二層的那個“太極圖”。
“長線段,象征太陽、天空,兩條短線段,象征月亮、大地。”
“2的3次方等於8,剛剛好,如果2是太陽和月亮,3是我上次我領悟的天空、大地和人類,好像一切都能對號入座。”
不可思議,不隻圖像,連數學都可以聯係上。任何角度,任何思路好像都能解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