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州六郡再度重回二人手中,二人第一時間下達招募民兵的命令,其餘四郡迅速行動起來。
經曆了盜匪們的動亂,以及看到昌平縣百姓的反擊,讓各郡的百姓明白了一個道理,隻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的家園。
一味的將希望寄托他人,終究是下策,所以當聽到各郡開放招募所謂的民兵,當地百姓各個都很激動、熱情。
如果不是有數量限製,直接放開,一個郡招募上萬人都很輕鬆。
即便知道,蘇紀、李重湘二人也沒這麼做,招募民兵,當初青壯年為主,還得通過設定的體測,隻有合格者才能加入。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要建立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要質量不要數量,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中州。
而且一旦放開口子,就算招募了上萬人,這些人的日常糧食供給就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所以,招募特定的人數,並且將開墾種植農作物和訓練結合一起,打造成一支閒為民,戰為兵的軍隊,這種兵才是民兵的由來。
能想出這種方法的,也隻有蘇祁安,在交州時候,他就很早建立起這種製度,隻不過將這種製度帶到中州罷了。
隻要按照蘇祁安製定的訓練計劃,中州的民兵一定能發揮出強大的力量,至少能在戰亂時,中州能有自保之力。
中州招募民兵的訓練,蘇祁安沒有去看的意思,甚至連麵都沒有露,不僅是他,就連蘇紀、李重湘也沒有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