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馮典顧慮所在,但用楚青的話說,戰爭打的除了手下兵力較量,更多的還是考驗對方的足智多謀。
誰能想到,敵我雙方都頂在最前線,這時候,身為統率的馮典,會抽身離開,率領一支精兵去偷襲蘇紀的大本營。
兵行險著就是這個道理。
楚青的計劃,馮典是認同的,本來他是不打算親自出馬的,直接派一支精銳,他坐鎮後方等待消息就行。
但被楚青給阻止,按照楚青的意思,如果馮典親自率領前往,一定會給這支精銳帶來巨大的信心,而且絕對會拚了命的完成任務,更會竭儘所能保護馮典的安全。
這就是統率的職責魅力,就如蘇紀、李重湘二人,為何能調動昌平百姓,為何能讓出戰的中州兵,不顧一切的衝鋒,從未後退一步。
原因就在這,兩位中州最高統率,親自坐鎮前線,就算二人沒有說一句鼓勵的話,但二人隻要出現了,就是最好激勵士氣的藥。
這道理,馮典自然明白,話雖如此,但看到了許山的前車之鑒,他還是有幾分顧慮,好在楚青選擇一起陪同,才讓馮典安定不少。
現在的他們,算算位置,基本上越過了雙方的交戰區,差不多來到昌平範圍。
隻是為了不被發現,他們一直穿行在原始叢林內,按照估算,最多小半日時間,就能走出昌平,來到北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