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北郊獵場(1 / 2)

[]

進入九月,長安秋意漸濃,曲江邊的一排排垂柳,也由墨綠逐漸被染成新黃。重陽將至,緊接著就是千秋節。

從四方來往長安的官道已設置了重重關卡,盤查著來往的行人客商,就連各地獻上來的賀禮,也是再三查驗。京兆尹忙得腳不沾地,千秋節若是出現半點差錯,隻怕他頭上的烏紗帽就要不保。

鄧府裡,前來傳旨的使者接過鄧玄籍遞上的荷包,輕輕一捏,臉上笑意更真切了幾分,又多說了幾句:“小鄧大人,陛下對鄧公還是十分看重的,您看,重陽佳節也還惦記著呢,這賞賜比之往年,可是隻多不少啊。”

按照朝廷曆來的規製,宰相以下及常參官,共賜錢五百貫。鄧相致仕,本是沒有這類賞賜,皇帝特意開了私庫補上,雖然不多,但這份恩賞,卻不是人人能有。1

鄧玄籍笑道:“陛下恩準微臣入京侍疾,已是天大的恩德。”

使者見他懂事,也想結個善緣,朝中人都不看好這位小鄧大人,他卻始終笑臉相迎:“我與小鄧大人投緣,不妨在告訴大人一個消息,千秋節那日,陛下會在上苑設宴,本來嘛,大人官職並不足以赴宴,可陛下……”

說到此處,他賣了賣關子,鄧玄籍笑笑,從袖中又拿出一張銀票遞到他手中,那人哈哈大笑片刻,才繼續小聲說起。

“陛下有意設文、武小試,選擢賢才,京中五品以下官員、國子監與太學學子、乃至還未出仕的世家勳貴子弟,凡未到而立之年,都可前往上苑應試。”

話畢,他親切地拍了拍鄧玄籍的肩膀:“這事說是秘密,其實世家多少會有消息。小鄧大人也可提前稍作準備,以大人的才能,還怕得不了陛下看重?”

“真到了那時,大人就不必再南下,留在京中多陪陪鄧公,共享天倫之樂,這該多好啊!”

“多謝天使提醒。”鄧玄籍向他拱了拱手,思索起皇帝此舉的用意。

他必然是不會爭這個高下,留京本就非自己所願。可自從上次進宮後,皇帝就像是忘了他一樣,既沒有再次召見,也不說讓他回任地去。

嶺南王此時入京,無論是否有反心,皇帝都不會讓他輕易回去,宴上發生何事,都很難預測。而皇帝竟再次增加了入上苑的人數,到時候宮中禁衛,怕是又要焦頭爛額。

一灘渾水被攪得更亂了。

“郎君,郎君!”夏至趕著沈嶠置辦的那輛驢車匆匆而來,遠遠瞧見鄧玄籍,車還未停穩,就急忙跳下,趔趄幾步才站穩了身子。

夏至素來沉穩,少有這樣慌張的表現,他忽然心中一緊,呼吸急促起來,莫非是阿嶠出了事?

“郎君,東宮來人,不由分說就將小娘子帶走了!”

“東宮?”鄧玄籍第一個想起皇帝,轉瞬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若是皇帝,絕不會如此大張旗鼓,還能留下人報信。

可太子又與沈嶠有什麼交集?

“是怎麼一回事?你從頭開始說給我聽。”

夏至已經平靜不少:“今日午間,小娘子正在院中讀書,忽然就來了幾位麵白無須的內侍,說太子有請,小娘子問是何事,他們卻都不說,也不讓奴跟著,就直接帶走了小娘子!”

鄧玄籍與太子、幾位皇子都沒有什麼交集,此時稍一沉吟,令青葉備車,決意直接去東宮求見。

“關心則亂。”

鄧相的聲音幽幽從身後響起,他一回頭,秋風簌簌,祖父隻著中衣的單薄身形更顯得如枯樹般蕭索。

“您怎麼出來了?”鄧玄籍急忙扶住他,鄧相是真的病了一場,聲音還帶著些沙啞,中氣卻已然充足。

“我要不出來,讓你去東宮丟人嗎?”鄧相抬起手中拐木,敲向鄧玄籍的脊背,他沒有閃避,任由拐木落下。

“疼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