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情分(2 / 2)

崔大人駕到 袖唐 3592 字 10個月前

“很多事。”俞瑢見她態度隨意,便也不再拘謹,坐在她對麵吩咐侍女上茶,而後才又繼續道,“想必大人也看出來了,我和我母親在這家裡不大受待見,我也差不多是要出嫁的年紀了,不管父親再怎麼不上心,我都是嫡女,總不會嫁的太差,可待我嫁出去之後,以母親那個性子……唉!”

俞夫人確實軟弱,隻是崔凝有不明白,“俞夫人乃是正室,又有三品誥命,何至於如此擔心?”

俞瑢淡淡一笑,蒼白的臉被桃花映得微紅,竟是平添了幾分姿色,“三品誥命又如何,大人可見浮浮沉沉,連皇後都有落馬的時候?”

通常情況下,後宅並不是能講通道理的地方。

“孫姨娘是父親青梅竹馬,打兒定的親事,隻是後來孫姨娘家道中落,待嫁的年紀不知所蹤,父親令人遍尋不見,便以為她早已不在這世上了,於是隔年另娶了夫人。誰料,沒過半年,孫姨娘找上門了……”

俞尚書的原配夫人身出名門,容貌秀麗,性情溫婉,行事更是大方得體,挑不出半錯處來,她將內宅打理的妥妥帖帖又不乏溫柔意,俞尚書極為愛重。孫姨娘在外討生活,同一個高高在上的貴夫人比起來,彆是氣度,便是容貌都遜色不止一半,如此情況俞尚書又怎麼可能休妻!

俞尚書想著自己找了兩年等了兩年,已算仁義至儘,他是餘家嫡長子,總不能為個女人守一輩子不娶,隻不過念在兩人時的情分,又有過婚約,便打算幫她在長安立足,再尋個好人家嫁去。

孫姨娘很識趣的沒有貼上來,接受俞尚書的安排在長安住下來,然而她接過房契和錢財的時候卻:自己接了這些,兩家互無虧欠,她已過了嫁人的大好年紀,便不做他想,從此在家做個居士,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這一番言辭,倒是讓俞尚書生出一些不忍和愧疚。

事後孫姨娘也的確沒有糾纏,安安分分的過自己的日子,隻逢年過節備一些禮品給老夫人。

日子一直平靜無波,直到原配夫人生二胎的時候突然難產。

俞尚書請了禦醫,好歹保住了母子的命,隻是原配夫人就此落下了病根,沒幾年便撒手人寰。俞尚書悲痛不已,就在這時,孫姨娘恰是時機的出現,安撫俞尚書。

這兩人之間發生過什麼事情,俞瑢並不清楚,隻是聽俞尚書去了一趟江南道,便突然向黃家提親,成親之後納了孫氏為妾。

“從一些家生子的口中,我才明白父親為何會娶母親。”俞瑢慘笑,“因為母親很像父親的原配夫人。”

黃氏不管是從容貌還是氣質,與原配都有**分相似,俞尚書乍見之下恍然看見了妻子二八芳華剛剛嫁給自己的模樣,忍不住想法子將人娶了回來。

可惜成親之後他才發現,這世上果然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黃氏與原配夫人相似的也隻有外貌和溫婉的氣質了,裡子簡直是天壤之彆,原配夫人是他溫柔的港灣,是他的賢內助,是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黃氏卻是需要他花費無數精力哄著的女孩,心思敏感脆弱,他稍有疏忽便見著她眼淚汪汪。

人是他自己求娶回來的,又長得如此像自己深愛的妻子,俞尚書也就忍了,一哄竟是哄了她這麼些年。他的心嗬護沒有一絲一毫是因為喜愛,心裡自然不當她是一回事,甚至覺得她是負累,不僅僅比不上原配夫人,就連孫姨娘也多有不如。

這些,就連俞瑢都看的一清二楚,偏偏黃氏還沉浸在夫君的溫柔之中。

“看我,胡亂了一通。”俞瑢滿是歉意道,“不知大人來找我所為何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