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易君如道,“假如咱們猜的沒錯,好像詹師道的可能性更大些?”
九川先生算是活在大眾的視線之中,或許他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小癖好,但若是經常煉丹,卻不太可能掩人耳目。
監察一處搜集消息方法極多,他們認為直接審問當事人是最下策。論審問套話、刑訊逼供,一處遠不如監察二處,若非到了束手無策的時候,絕不會選擇這條路。
因著觀點相悖,監察一處一直覺得二處手段又粗糙又狠辣,經常傷及無辜,而且刑訊逼供容易屈打成招,未必就能得到最詳實的答案,而監察二處卻認為一處腦子有病,明明抓個人審問一番就能得到答案,非要舍近求遠,舍易求難。
兩處的恩怨暫且不提,以一處的處事風格,如今也不會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就隨便抓人。
青玉枝案牽扯太多,像九川先生這樣的大儒,也不能直接抓回來審問,詹師道雖隻是個隱士,但在尚未將其身份查清,冒然抓人亦非上策。
監察令事先考慮到這些可能,才會選擇監察一處協助辦案。
魏潛對此,也持讚同態度。
懸宿先生被害,九川先生和詹師道並無嫌疑,所以之前監察一處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彆處,隻派人暗中監視兩人行動。
監察佐使在無法辨彆的二人是否有異常時,會事無巨細的上報二人行動。
魏潛想起昨天看到的消息,篤定道,“應該就是詹師道。”
據說,前日午時監察佐使在監視詹師道的過程中,忽然看見屋中冒煙,以為出事了,正要衝進去查看,便緊接著見他一臉漆黑的跑了出來。
這幾天詹師道走過最遠的路便是從主屋到茅房,不曾出去過,也沒有人上門,因此出了這麼一樁事兒,監察佐使還以為他吃光乾糧終於開始生火做飯了,如今看來,他未必就是做飯,也有可能是煉丹失敗。
煉丹炸爐都是家常便飯,更彆說隻是冒點煙了。
“監察一處又全都出去了,現在魏大人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易君如猶猶豫豫地道,“要不……我悄悄去拜訪一下詹師道?”
崔凝看了他一眼,“您出去就不引人注目了?”
易君如是個“以一己之身能抵三人”的胖子,且他常年窩在書案邊不愛動彈,走三步喘一喘的主兒,崔凝實在想不到他能怎樣避開旁人的耳目“悄悄”去拜訪詹師道。
“你也不能去。”魏潛一眼便看穿了她的想法。
崔凝不解道,“為啥?”
為什麼?
魏潛暫時說不出理由,但以他辦過這麼多案的經驗,直覺此事有風險。
崔凝作為監察司官員,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魏潛不想阻礙她的官途,但不可能主動把人往險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