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門外懸廊上,隻覺不敢高聲語,唯恐驚天人。
管事忍不住問,“大人,是不是掌令大人出了什麼事?”
崔凝握緊手中的古籍,指尖微微泛白,“他沒了。”
“沒了……”管事反複咀嚼這兩個字,半晌才反應過來其中意思。
崔凝放下書,轉身出了書閣,崔平香立刻跟了出去。
“大人?”管事問張巍,“掌令……怎麼會突然……”
“莫問了,我在這待了兩天,哪知道外頭發生的事,唉!”張巍長歎一聲,“還以為聖上終於要正眼看看咱們了,也不求當年那般……唉!”
管事在渾天監三十年,經曆過從前的風光,如今風燭殘年也沒那麼多想頭了,生死亦已看淡,隻是想到那樣一個驚才絕豔的少年竟如流星滑過天際,仍禁不住扼腕惋惜。
張巍跟出去,看見崔凝圍著渾象轉悠,不像是好奇,倒像是在找什麼。
崔凝抬頭,“張大人,你方才說渾天儀有異,不知有何異狀?”
“也不知是否與近來天象有關,總覺得它運轉變慢了。”張巍觀察了兩日,並未找到原因,聽聞崔凝有此問,連忙道,“大人可是發現什麼?”
崔凝怎麼會懂精密儀器,隻覺得有些巧合,“它從何時開始變慢?”
張巍沉吟,“無法確定時辰,大約就是這幾日。”
渾象並非突然變慢,變化也不是很明顯,若非張巍每日都要來看一眼,都未必能發現。
崔平香看見渾象一個圈的邊緣似乎突出一小塊東西,連忙探身仔細查看,“大人看那裡,是不是有什麼東西?”
張巍與崔凝立即看過去。
“那處本就有此構造。”張巍看了這麼多年,對渾象表麵上的構造了然於胸,若多出一塊東西,不可能看不見。
然而,就在他正要移開視線時,忽然在恒顯圈上多了一顆極小的星,臉色突變,疾步上前仔細查,“怎麼回事?!”
全天星圖並非固定不變,自古以來,每發現星宿變化、錯漏,都會做出相應調整,渾象自造成以來就曾經改過兩次,這已是第三次了……
“一定是渾天令發現了新的星子!”張巍激動大喊,“掌事!掌事!快把星圖取來!”
掌事捧了星圖匆匆過來。
這一幅圖是對照渾象上的觀測記錄,若陳元對渾象上添了星,應該會記在上麵。
張巍把圖攤開於案上,幾人圍過去,發現上麵的確用朱筆添了一顆星,下帶了一個“寧”字,星圖底下空白附了一行注:嘒彼小星,恒顯於北,餘天授元年觀測至今七載,四季霜雪其變,今予名,寧。
有一顆辰光朦朧的小星,一直顯現於北方,我從天授元年觀測至今已經七年了,氣候轉變時這顆星即會變化,今日為它取名“寧”。
全天星圖,雖然叫“全天”,但並不是所有星星都繪在上麵,漫天星鬥多如牛毛,哪裡是區區一張圖能夠載下?
凡記錄在全天星圖上的星子無不與人間節氣變化相關。
張巍激動不已,“這是恒顯圈的一顆小星。”
“何為恒顯圈?”崔凝有些在意。
張巍解釋道,“在恒顯圈的星子,一年四季都看得見,已不會落到地平線下。這顆星微小,卻懸於夜空,永不墜落。”
崔凝微怔。
“誒呀,崔大人。”張巍歡喜之餘,有些不好意思,“渾天令的手稿之中一定有關於此星的記錄,不知……”
“嗯?”崔凝回過神來,“行,若是發現有記錄,我定命人抄錄給您送過來。”
張巍已迫不及待的想看,但考慮到今日失職,生怕惹煩了崔凝,叫人直接一狀告到聖上跟前。到時候彆說看記錄,怕是人都沒了。
因此,崔凝不鬆口,他便也隻好暫時按捺住好奇心,“崔大人記得便好,記得便好。”
“那便不多叨擾了。”崔凝拱手。
崔凝帶著陳元遺物回到監察司,想再去看看他,卻發現崔況動作更快,早已叫人來把遺體帶走了。
“帶去哪裡了?”崔凝麵上的腫已儘消,顯出疲態。
差役答,“崔小郎說,他有個院子,給了陳大人,算從陳大人自己家裡出殯。”
崔凝知道崔況儘乾些老成之事,小小年紀就把下半輩子全規劃好了,也一直在攢家當,卻不想他這麼快連院子都有了,“知道了。”
“大人,用飯吧。”崔平香拎著食盒進來,“魏大人交代廚房送晚膳過來。”
“嗯。”崔凝趁著擺飯的功夫,在裝著陳元手稿的箱子裡翻找。
她之前在觀星台已翻過一遍,星圖、星占、觀星記錄呈現的方式不一樣,因此很快便找到了那份看起來有些年頭的記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